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匈奴最后一个风水师
  4. 第15节

第15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咱们还是尽快想办法去吧!”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在确认没有铁箭之后,大家不敢磨蹭,各自好重新发的准备,我把手里的麻绳用箭钉在地上,转再把汽灯提在手里。这时王叔了一烟,猛后,顺着麻绳慢慢往前迈去,其他人立即跟上,贴着他的脚步,不敢有一丝偏差。

声更明显了,应该就在附近,大家留意两侧的墓。”王叔代了一句,继续向前摸去,也不理会地上的破背包。

“好的!你们歇会,我跟天桦来搞。”魏建国捡起麻绳,量度度后,却又站着不动了,我不解的侧过去,只他指了指背包,面无表地说:“你来扔,我负责放绳、打灯。”

未等他说完,王叔已经把手电筒照向墓,我跟着一瞧,只见那密密麻麻的孔里,全都有油渍溢,好像一只只哭泣的睛。

其实到这会大伙都明白,就算走到祭室也无济于事,肯定也被封门石堵死,唯一的生机就是找,所以个个打起神,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墓上,那专注而又忐忑的神态就如等待开牌的赌徒。

“把汽灯关掉吧!要是不小心着可就全完了。”厚提醒。

“修墓人为什么会在这里设置机关呢?”我把脸朝向王叔,“您不是说,这是专门修给亡灵穿行三界的吗?怎么会有机关,而且是费尽心机的大工程?”

幸亏咱们发现得早,这夺命机关反而盖弥彰,成了逃生指引了。当然,也算咱们命大,要是等变成刺猬才明白这一,那可就冤咯!”

这还用得着你吗?不如在后面指挥喊令好了。我生无名火,可想到还是逃命要,也不跟他计较,抓起背包用力往前抛去……

“大家先别急,就孔的分布来看,这伏弩的面积大的,肯定不止一个,还要再扔几次试试,最好扔一条路来,到没有墙的地方为止。”

王叔这话一把大家拉回现实,墓里顿时一阵沉静,相信此时每人心里都弥漫着死亡的霾。突然间,我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

就这样,一行人在森的墓里摸索潜行,或许是对伏弩的恐惧还没消散,大伙意识地排成一条直线,把王叔

“能保存千年而不挥发固化,这油绝不普通。”厚伯手指抹了箭把,搓了搓,又伸到鼻去嗅,突然说了句震人心弦的话——“难这就是传说中的人鱼油?”

果然不伯所料,这一路有好几个,每次击发都叫人心惊,我暗暗数了,竟有五次之多,最后一次更是夸张,不但万弩齐发,随后还有铁蒺藜跟狼牙落,把那两个成了筛的背包扯得四分五裂。

“那倒不必,你们看,这都不着。”魏建国不知何时划了火柴,用火苗在箭上来回游动,并没有燃起来。

,不想抓了个空,整个人向后跌,他满脸疑惑地把手伸到汽灯,却看到一手的油腻,上面满是黏糊糊的透明油脂,散发怪异的味

“对!像这样的大型墓葬,无论怎么修总会有薄弱环节,为了阻止盗墓者潜,这些地方往往会用机关来弥补,比如冥路的‘沙局’。”厚伯一手梳着胡须,悠悠地说:“我估计这弱就是地河。当初选择这块看似绝地的山丘来修建墓,是因为地有条暗河能调理地脉生气,这样的风格局最是隐蔽,也不知瞒骗过多少挖坟盗墓者。可修墓人也意料到,这暗河是会移动的,虽然缓慢,但总有一天会冲破墓,形成破给盗墓人机会,所以就在最靠近暗河的地方设伏弩……

“弱?”

“好、好,问得好。”厚伯拍起手来,撑直说:“这说明附近有弱。”

“人鱼油!您是指,秦始皇王陵里用来明灯的那油脂?”我忍不住问了一句。关于人鱼油,最早自司迁《史记》中的记载,据说其易燃又特别耐烧,火苗不烁而且无烟无味,是古时盗墓人梦寐以求的宝,坊间一直传得神乎其神,只是从来没人见识过。

虽然经过仔细探测,但大家还是心有余悸,短短的一段路走得大汗淋漓。好不容易脱离伏弩的范围,只觉得全就快散架,双的肌不受制地搐,就像走了一回鬼门关。

……

“背包都散掉了?幸亏已经超过伏弩的范围,要不然真不知怎么办好。”魏建国自言自语,如释重负的表。我白了他一心说——那就把你绑起来代替。一瞅他正要把烂成破布团的背包拉回来,便趁机大声呵斥,“别拉。你傻了?要留着路线记号的。”

伯一气解释清楚,大家听得一惊一乍,庆幸之余,逃生的信心也骤然大增。

“这箭整条是铁的,还泡着油……”魏建国惊讶地望着其他人,突然又换上一副恍然大悟的表,用急促的语气说:“原来伏弩能不烂不锈的秘密就在这儿,它们一直泡在油里,机关动后才被拉起来……”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