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北京镜鉴记
  4. 第20节

第20节(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番表、动作,还有曼妙之声,真是惊艳绝,刘鉴不禁心,直想赶冲上桥去,和佳人四手相握。当然,即便不是在这危急的,即便周没有旁人,他也只敢想想而已。现实中的他只是微笑着回应十三娘,询问说:“况如何?”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了顺天府衙门的南面,都已经漫到这儿来了,前的速度被迫更加放慢。此时衙门聚集了不少人,衙役兵丁们往来穿梭,大概是在禀报前方的灾,知府陈谔额上绑着块白布,被两名绿袍官员搀扶着,正站在台阶上发号施令呢。刘鉴远远望去,见他虽然脸煞白,眉宇间却似乎并无邪气侵之相,不由得对王远华先前关于“八门锁阵”的辩解,又多相信了几分。

因为和王远华对话,两人并前行,刘鉴的速也重新放缓了来,在刘鉴前引路的瑞秋有捺不住了,几番转促不见回应,一跺脚叫了一声:“我先去找我家小,刘老爷你尽快赶来呀。”形如同大鸟般朝前一蹿,几个起落,已经不见了人影。

等刘鉴、王远华一行人赶到北新桥的时候,这里已经没过了腰,骑在上的刘、王二人、靴全都透,拉车和推车的亮等人更是苦不堪言,锁链本就沉重,泡在里又重了不少,推起来愈加吃力。

才刚走近,刘鉴就看到桥上人影一闪,瑞秋和十三娘跑了上来。只见十三娘穿着一袭剑衣,浑都已经透了,连脸上都亮闪闪的,不知是溅的污还是的汗,青丝散,一大缕漉漉的发遮在额上。看到刘鉴主仆,十三娘站稳脚步,伸手指撩开额的散发,朝着刘鉴莞尔一笑,柔声说:“你回来啦。”

刘鉴望着王远华。就见王远华朝桥旁边一指,亮等人赶停步,转就从大车上去搬铁链。那铁链在车上堆得的,也不知盘了多少圈,又,好几个壮汉一起动手,仍然累得气吁吁的,扯两就得歇好一会儿。王远华叫刘鉴:“你去南面再叫几个兵来。”

刘鉴还没来得及动,瑞秋喊一声:“我来!”一个跟斗就从桥上翻了来,伸手推开亮,抱住了铁链的一端。只见小丫鬟双眉一立,杏圆睁,嘴里喊一声“走”,噔噔噔连退了三步,铁链“哗啦啦”地就顺着势从大车上垂

刘鉴一听此言大为不满,正待开言讥刺几句,但转望去,只见王远华铁青的脸泛起一煞气,牙关咬,腮帮上鼓起两。他这才知对方是说的气话,并非真为了房倒屋塌反而兴。本来一个人只要良心还在,这就是正常反应,但一直认定王远华是邪小人的刘鉴看在中,对他的恶和敌意又不禁减弱了三分。

因为大的浸泡,附近民房又倒塌了好几间,到都能听到百姓们的哭嚎。街南侧的堤坝越垒越,兵卒们全都累得呼哧带,却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不知这大何时才会退去。大兴县令站在屋脊上扯着嗓喊,给鼓劲,嗓却早已经喊哑了。捧灯忍不住问:“何此房之易崩耶?是乃官家之过欤?”

北新桥在东直门大街的北面、北居贤坊,本是一座旱桥――据说金朝的时候这里有条小河,早就涸了,但桥一直没拆――虽然大达数尺,仍然远远地就能看到桥。刘鉴和王远华都记得那直通海的井是在桥的西侧,于是顺着方向,慢慢骑踱将过去。

“塌了十多间房,人我倒是都救来了,”十三娘秀眉微蹙,“不过这里的房屋大多老旧,再浸一会儿,不知还有多少要塌,我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刘大人可有退之策吗?”

远华匆忙间找不到牲畜,所以那辆运铁链的大车由人来拉,前面三个,后面两人,看装束都是铸钟厂里的工匠,其中一个还很是熟,分明就是瓦匠亮。大车在后,速度很慢,所以在前面领路的王远华也不好放快跑。

主仆二人共骑一,捧灯就坐在刘鉴的前。听了这话,刘鉴狠狠地给小书童后脑来了一个暴栗。捧灯脖一缩,好象要哭。王远华在旁边接话说:“城中房屋大半老旧了,本待修完了皇城以后,再逐片地拆除重盖,嘿,这连拆的功夫都省了!”

看王远华的神并不怎么着急,定然对自己以铁链锁之法很有自信,刘鉴的心也就逐渐平静了来,又恢复到平常那优哉游哉的神态。瑞秋急着先走,刘鉴却只“嗯”了一声,折扇来轻轻一摇,问王远华说:“这是铸钟厂里造的铁链?”王远华:“你知北京的海有三,一在城外玉泉山,一在城中琼华岛,最小最无危害的在北新桥。我这铁链本是为了镇琼华岛上的海而打制的,月前刚刚完工,如今只能先用来解了北新桥之厄,也不知尺寸是否相合……”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3】【4】【5】【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