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成《十八路图》,然而其中错讹极多。天又命沈括重新绘制。沈括前后耗费十二年时间,才绘成《守令图》。
沈括不但增益古法,更超越古人,将“八到”每一方位又分为三
,如东北角,分为西东北、正东北、南东北三
,这样便有了二十四个校准
,将地图
准度提升了三倍。沈括将它称为“二十四至”,自云:“使后世图虽亡,得予此书,
二十四至以布郡邑,立可成图,毫发无差矣。”
果然,此图一,三十多年来,朝廷再无须重修。张用当时看了沈括笔记,大为羡叹,极想瞧一瞧这《守令图》,尤其沈括所言二十四至之书。可惜这图和书,均是国家重大机密,哪里能轻易见到?赵彦若所绘《十八路图》张用倒是看过一回。
那是五年前,皇城翻造藏书秘阁,朝廷委任李度营造,阁中书柜则由张用监制。当时那位秘阁监久羡张用技艺,屡屡请他给自己家中造几件家,张用便趁势讨要《守令图》看看。
那秘阁监忙说:“即便在敢冒死答应,《守令图》藏柜钥匙也一直由
侍掌
,在
哪里摸得着?张作
若真想瞧,这秘阁中所藏《十八路图》已无大用,在
倒是可以背着人取
来,却也只能在阁中窃观一
。”
张用便用一副燕几换了仓促一观,看过之后甚觉无味,尤其是一瞅见蜀
,便知
这图虽用了“飞鸟法”,对重峦叠嶂仍测算不足,图上里数显然远短于实际里数。他端着油灯,再次蹲到朱克柔那张大图上,将灯照向褒斜
一带。若这图真是《守令图》,里数便应该不会相差太多。
褒斜穿越秦岭,是连通秦川与
蜀的要
。早在武王伐纣之时,蜀人便是经由此
,
川助周。秦国时,又凿山架木,营造
千里栈
,此后历代增修不已。张用曾听一位朋友细说过褒斜
。
这朋友姓韩,善造车,人称“韩车”,名列“天工十八巧”。
自古以来,有两样车最神妙。一是记里鼓车,能够计数里程,车上载一木人,手臂与轴相连,面前放一只鼓。车
每行一里,木人便敲鼓一通;二是指南车,能够指引方向,车上也载一木人,无论车
转向何方,木人手指始终指向南方。这两样技艺早在先秦两汉便有记载,中间却相继失传。到了大宋,工艺
,才又重新造
。
韩车独运巧思,将记里鼓车与指南车合二为一。那辆车,一辕驾四
,四面雕刻云纹星辰图,车分两层楼台,每层立一仙人,手执木槌;四角则各站一仙童;车中暗藏关戾、齿
、铁坠
,将车轴、车
与仙人、仙童手臂辗转关联。车辆行走时,每行一里,上层仙人击鼓一次;十里,则次层仙人击锣一次。车
转向时,四个仙童的手臂则
替指向正南方。
韩车曾驾着那辆车,亲自去测量过蜀
,算
褒斜
栈阁一共二千九百八十九间,总计四百七十四里。
张用没有带尺,便用手指去测量那图上褒斜
,他的中指中间一节正好
一寸。从北
眉县到南
汉中,共量了九节,外余小半节,加起来有九寸四分左右。他又量了量汴梁到陈留,正好一节,这两地相隔约五十,看来这图比例和《守令图》相同,都是二寸折百里。那么这图上的褒斜
便是四百七十里左右,与实际里数只差几里!能
确到这地步,当今天
,唯有《守令图》。
第三章 难
自始至终,着着求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