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最漫长的那一夜(第1、2季)
  4. 第55节

第55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国以后,她跟我家的来往更密切了。她总是关心我的学习,偶尔教我几句式英语,可惜我并不如她所愿。

仁均,彼此却完全不相识。很多年后,我才知,我妈的这位同班同学,有个叫韩寒的儿

小东阿姨又重复了一遍,令我的视线从妈妈上挪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要通过大学自考并不容易,许多人都没有勇气报考,也有不少人考试没通过而未拿到文凭。他们没有机会接受全日制等教育,读书或者文学是仅有的几好之一。自考并不脱产,平时都在各自单位上班,也无须每次都去上课,大多在家读书复习。在我妈的那个班级里,还有个来自金山农村的男同学,他的名字叫韩

至于,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冬天,三个女孩挤在狭窄的过街楼屋里,等待她们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岁月,妈妈却从未跟我讲过……仿佛在我生以前,这个世界不曾存在。

一九八五年,我妈拿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自考专科文凭。那些年,大分人只有初中学历,拥有一张大专文凭是件值得炫耀的事,许多人因此而改变了命运。果然,我妈被调到了局里。

“骏骏,你生来刚满月,我就抱过你呢。”小东阿姨看着我的睛,仿佛我仍然襁褓之中,被她柔的双手环抱,额枕在她的

于是,她错过了一九七七年与一九七八年的两届考,再等到一九七九年,便永远失去了资格。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一九八二年,恰逢首届成人等教育自学考试,我妈对于大学学历被取消,实在是心有不甘,她依旧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她最喜的中文专业。

正式回国,被一所大学聘为教授,我已经念中学了。

说话的是青青阿姨,她的脸有些异样,嘴不住地哆嗦着。刚才我就观察到了,好像她想要说什么,却憋着言又止。这终于迸发来,差让自己也爆了。

虽说在国留学多年,小东阿姨却很懂得人世故,没过几年就成为学校行政领导。她过两本书,过很多讲座,俨然已是文化名。最后,她升至大学副校,从厅局级位置上退休。现在,她又被政府单位返聘,还有专车与司机。

此后两年,我妈继续攻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本科专业。我还是小学生,不太记得她白天上班晚上读书复习的艰难。小时候,家里堆着许多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半懂非懂地翻阅我妈读中文系本科的教科书了,比如什么《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中外比较文学》,还有《政治经济学》。

我妈却是正儿八经地,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住读了两年,读的是政教系,却在数年后被一笔勾销,好像那段大学校园的时光,只是一场小孩过家家的游戏。

那时候,我才知,小东阿姨一直没有结婚。

“小东啊,三十多年前,你不是喜过农场里一个男生吗?”

暴雨的屋,所有人沉默片

“回不去了。”

小东阿姨背对着我们说:“骏骏,拜你外公外婆家的福气,我还记得,一九七七年的最后一天,在天潼路79959号的过街楼,我收到了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四年后,我成为优秀毕业生,公派留学去了国。我在加州大学拿到了硕士文凭,一度也想过在国定居,却在一九九二年回国了。呵呵,那时候,每个人都想着往外跑,我们那批在国的留学生,大分都拿到了绿卡,我是唯一的例外。很多人想不通,问我为什么回来,其实,我只是想家了。”

小东阿姨转回来,捋起额前的短发,目光柔来,“这些年来,我总是惦记着抗,这家神病医院是上海条件最好的,就是我给她安排的。”

在我的记忆中,小东阿姨第一次现时,我正在读小学。以后每年节,她都会到我们家来拜年,带着各各样的礼,比如正版的变形金刚、国巧克力,还有给妈妈的化妆品。那时,我知她在国,每年节回一次上海。她每次都是独自一人。从未听她说起老公,好像也没有孩。或许,也因为这个缘故,她会待我特别的好。等到她

她接着说:“那时我还在读大学呢,你妈妈很羡慕我呢,不是吗?”她把手放在我妈的手腕上。同时,她又拉着青青阿姨的手,说:“其实呢,我倒是更愿意像你那样。”

原来,是小东阿姨把抗这里的——不知为何,我想到另一面去了。

一九八七年,我妈获得了华东师苑大学中文本科专业的文凭。虽是自考,但也足够风光,在他们那个几万人的单位中,她是唯一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女。后来,她成为改制后的大型国企的纪委副书记,直到几年前退休。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