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葬礼上。年轻的妈妈抱着他哭,周围亲戚都说这母太苦了,尤其小孩
。四岁的宁小军,哭得惊天地泣鬼神。孤儿寡母,带孩
的妈妈,脾气自然不太好,没事总是打孩
气。哭,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似乎每天不哭一场,就不好意思面对人民群众。考
初中的那年,多次相亲失败后的妈妈,终于如愿找到“真命天
”,正兴冲冲要再嫁,人家还承诺会给宁小军
个合格的继父。结果那男的是个骗
,把妈妈多年积蓄席卷一空。她说到了地狱变成恶鬼也不会放过那个人。妈妈真的去了地狱,吞了几百片安眠药自杀了,是否在地
复仇成功就不知
了。宁小军又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从爸爸的葬礼到妈妈的火化,之后每个清明、冬至、七月半、爸爸的忌日、妈妈的忌日,每年雷打不动的五次上坟……他一次都没错过,可以说,别人的童年是学校到家的两
一线,而宁小军是学校到家到墓地的三
三线。
到了中,他开始研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信自己会成为一一个伟大的演员,一个不需要靠脸而依靠
泪
类
萃的演员。随时随地,他都能动
哭泣,哪怕为了某个女生不慎踩死一只“小
”,为了谁家小孩不小心撒
淹死一朵小
。他时常在教室、在
场为同学们表演许多大家喜
的经典段落,比如《大话西游》里周星驰的那一段——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
说三个字:我
你。如果非要在这份
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当宁小军演到不自禁、
泪纵横,周围的同学们却捧腹大笑,都把那
电影当作了喜剧,这段更是笑料中的笑料。
但,唯独有一个同学,她没有笑。她也没有哭。
这个女生穿着一白
运动服,脑后扎着
的
尾,抱着个篮球站在沙坑边,怔怔地看着哭泣的宁小军。
众人散去,宁小军仍然沉浸在人境中难以自
,泪
如注,如同
龙
坏掉的自来
,无法停止。她走到他的面前,递来一张皱
的纸巾,提醒他先把鼻涕
净。
完鼻涕,他由衷地
谢
:“谢谢你,把我从戏里救
来了。"
“你真会哭!”
“对不起,你是隔三班的吧,我叫宁小军。”
“我叫聂青青。”
面对落落大方的女同学,宁小军笨拙的
丝本
,抹了把
泪问:“能留个qq号吗?”
聂青青毫不扭地抄给他一个qq号,他俩这就算认识了。他才注意到她的袖
上别着黑袖章——家里刚死过人的标志。
虽然同在一所学校和一个年级,班级又在隔,宁小军和聂青青说话机会并不多。聂青青说她很羡慕宁小军,任何时间任何地
都可以放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