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古董局中局4:大结局(出书版)
  4. 第35节

第35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

黄克武作为五脉中仅存的几位人之一,声望不在刘一鸣之,人脉关系也是极广。有他手,我相信很快就能有结果——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才一周时间就查来了,效率未免太了吧?

从故到各地博馆,馆藏着的好东西,远比市面上通的文要多。只因为博的东西不可通贩卖,不是商品,只供展示研究,所以在古董市场往往被人有意无意忽略掉了。实际上,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博馆才是真正的文归宿之地。

我有不敢相信。不是看不起烟烟,但跟黄克武比,她还是稚太多。一听我这气,烟烟有兴。我赶哄了几句,她才说明白。

“许……呃,许愿。”自从知辈分真相后,她对我的称呼都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我俩最近一直没见面,彼此看着都尴尬,至于两人关系要如何定义,还是等这事告一段落再说吧。她现在主动打电话来,一定有什么重要的大事。

我正沉浸在迷中不可自,忽然旁的玻璃柜一阵震颤。柜里的那些小玉佛拼命颤抖,从原来的位置上挪开,仿佛了什么大事似的。

这就暗合了古董行当传的一个古理——赝品之所以要伪真,是因为连它自己都打心里认为,真比赝好。所以赝品势力再大,它始终见不得光,上不得台面,永远只能在暗地里生存。老朝奉在地经营得风生起,但只要把它拖,便会如冰雪消

我每天都打一个电话到南昌去,尹银匠绪还算稳定,每天趴在工作台上,没什么变化。至于药不是,却跟失踪了似的,再也没看见人,不知去忙什么了。这家伙对私人没什么兴趣,没事不必来往。

在山东烟台有一个烟台市闽商博馆,一九五八年建的,正县级事业单位,一个地区综合类博馆,规模不大,不过学术力量很。山东一共只有三家博馆有资质行团考古挖掘,它是其中一家。这座博馆里的多是闽商航海文化文与山东当地青铜、铁、玉为主,瓷相对比较少,更没有什么一级文。不过在馆藏名录里,赫然写着藏有一件万历年人罐,但没写清楚细节。

佛爷挪窝,必有幺蛾。

黄烟烟知我误会了,说:“这和我爷爷没关系,是我找到的。”

若是别人翻,

烟烟想到这一,就自己去借来了中国文馆藏名录翻阅。这份名录很厚,里面涵盖了中国所有一、二、三级博馆的重要藏品清单,每五年更新一次。瓷类的名单非常多,好在索引得不错,她可以直接去查明代万历年的人罐。

“怎么了?黄老爷没事吧?”我关切地问

我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不由一喜。

五个青罐之中,“周亚夫细柳营”“鬼谷山”和“刘备三顾茅庐”已经现世,“西厢记焚香拜月”和“尉迟恭单骑救主”却不见踪影。那天我跟黄克武谈完,他允诺发动他的关系,在全国范围一次排查,看是否能找得到。

我在这一个星期里,一方面拜托木从日本打探更多资料,另外一方面则把力放在寻找五罐的蛛丝迹上。方震告诉我,他已经给上面打了报告,请示未来的沉船打捞工作。但这一切准备工作,都必须建立在我找到正确坐标的前提

“没事。我打电话来,是告诉你,‘尉迟恭单骑救主’,有着落了。”

我赶住柜面,低一看,果然是搁在柜里的大哥大响了。我拿起电话“喂”了一声,对面传来烟烟的声音。

原来黄克武确实发动了各地关系网去找,连药家的资源都用上了,可一直没有任何展。黄烟烟忽然意识到,他们了一个误区:所有的搜寻力量,都放在了古董行业,却忽略了一个资源同样丰富却不太被人关注的领域——博馆。

结果这么一查,还真被她查到了。

这天我正坐在店里,面对着一块画满了圆圈和线段的小黑板发呆。这块黑板,是我朝旁边小学借的。我把目前了解到的线索和人,一个一个用粉笔写上去,彼此连线,希望借此能把思路整理清楚。五罐牵扯的事太复杂了,既有明代的,又有民国的,既有日本的,也有中国的,围绕着庆丰楼的谜团,失踪的几个神秘人,以及佛案。我每次一思考,就裂,这不是小黑板能解决的,电计算机还差不多。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所谓的真,就是人心中存在的那一正义,也许会衰弱,也许会蛰伏,可这是正理儿,是堂堂正正的王。只要真赝对决,最终一定是邪不胜正。这跟势力啊、手段啊什么的都没关系,此乃天命所归。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