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最漫长的那一夜(出书版)
  4. 第23节

第2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午,我和z先生见了香港的投资方及导演黎妙雪。那是我的小说第一次改电影——《地狱的第19层》。有位很资的女电影人,谈到张国荣事前跟她通过电话,某段诡异的故事,在此不表。

他的这句话,令人会心一笑,自动脑补中年狄龙的形象。

他用上海话招呼我,用粤语跟伙计们说话,给我上几份小吃。他是这家店的老板。

我叫了他的名字。他猛然抬少年般的笑容,掐灭烟,跟我拥抱。

拥挤仄,密密麻麻的招牌底,有间上海小馆。门面不大,只有七八张桌夜班的工人在吃炒饭。有个年轻男人坐在角落,独自烟,看电视里的tvb剧。他的椅背上,挂着件灰风衣。

我问他别来无恙。

那个年代,凡是跟香港有关的一切都令人艳羡。我听过的第一首粤语歌,是霍元甲的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往后就太多了啊,还记得秦始皇的大地在我脚吗?八三版雕的铁血丹心,义不容的陈百的一生何求。看过上篇故事的朋友,都知我会,而我最拿手的,是浪奔浪滔滔江永不休的《上海滩》。那时无论粤语国语,我们同学都会唱,有一年最行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天地悠悠过客匆匆起又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几人能看透。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有句讲句,他越来越像周发了,当他重新给自己上一香烟,嘴角还叼着牙签时。

在尖沙咀的酒店住,特意走到弥敦重庆大厦,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就是这,却到是黝黑的印度人或基斯坦人,底楼是个档次很低的卖场,据说晚上不安全。

回到酒店,我独自外

我和他第一次相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刚上海市五一中学预备班。小哥,是我们班个的。他的功课差,小学就留过两级,比我们大两岁,嘴角已有一圈小胡,穿着港剧行的太,看起来像社会青年。

我家有台录像机,常带同学们来看港片。来得最多的同学有三个:一个叫李毅大帝;还有个叫杀手李昂;最后,就是这一夜的主角——小哥。

最后有场戏,周发穿着小哥浑的风衣,挂满炸弹,跟阿豪与龙四一起去为张国荣的阿杰复仇。我们四个男生,用我家的录像机反复播放,数总共被打死的人数——四百

哥。

谈完事,我和z先生坐地铁去维港对面的香港岛。在金钟车步行坐缆车,来到太平山赏夜景。观景平台狭小,大雾看不清,草草来。转了很久,却撞到中环广场,在香港打工的菲佣,每逢周末放假聚集于此。又坐地铁去铜锣湾,车厢大半东南亚面孔,间或几个裹着丽的丝绸巾,那是穆斯林女孩标志,应是印尼或来西亚人。

哥总是说,他就快去香港了。

我有个小学同学,成绩很好,平时穿着面,发梳得一丝不苟。西康路上有幢大房,以前是他们家的,原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资本家。他爷爷逃难去了香港,留在上海的房被充公,他爸是共产党员留了来。我们只了三年的同学,他就全家移民去了香港,投奔已是亿万富豪的爷爷了。

哥,是我的初中同学。

英雄本1,看了三遍。英雄本2,却看了十遍。到英雄本3,已跟前两没关系了。虽然,公认1才是巅峰之作,但2更让男生们过瘾——那时尚无暴力学的说法。

路两边,招牌已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除了《纵横四海》,我们最看《英雄本》,导演吴宇森,监制徐克。

听说,他的爸爸妈妈早已离婚,妈妈重新嫁人去了香港,而他跟爸爸留在上海。

夜十多,于香港人而言,夜生活才刚开始。兰桂坊这地方,我素无兴趣,掏手机里存的地址,步行前往附近一条小街。

阿sir,我没大哥很久了!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