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出书版)
  4. 第23节

第23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数揣测。消息一传来,京城乃至全国的报章纷纷予以转载,社会各界表示谴责,敦促尽快破案。老百姓们更是接耳,什么不靠谱的传说都来了。到底谁是盗墓贼,众说纷纭。

宗室也发表了声明,溥仪声泪俱,谴责暴行,在东陵补祭,还派了几位元老向国民政府递请愿书。

东陵大案很快就成了京城门话题。迫于舆论压力,卫戍司令和北平战地政务委员会对外宣布,已经调集了京师警察厅的锐,由侦缉吴郁文领衔,开始侦破工作。同时委托国府委员刘人瑞组成调查团,前往东陵调查。

没过几天,警察厅的调查就取得了展。七月中旬的一天,十二军六师师谭温江带着夫人去前门看电影,灯一灭,包厢里却熠熠生辉。侦缉队的探立刻封闭了整个电影院,包厢,从谭夫人的绣鞋上搜到两枚夜明珠,经过宗室辨认,确认是慈禧陪葬之

琉璃厂有一家专营古玩的尊古斋,老板叫黄百川。好巧不巧,就在谭温江被抓的同一天,警察厅也拘捕了黄百川,代说谭温江曾带来几件罕见奇珍,作价十万,经查也是慈禧墓中所盗。

与此同时,山东青岛海关亦有消息传来。他们在陈平的客上抓住了两个逃兵,从他们上搜十二军的军徽标志以及三十六粒东珠。逃兵代曾参与孙军在东陵的盗墓活动,捡了一把珠,觉得不想再给人卖命了,就偷偷跑了来。

京师警察厅以往效率奇慢,可这一次却如有神助,一招一式极有章法,接二连三查重大线索,仿佛背后有什么人支招似的。而且每查有展,必被新闻界所侦知。于是,孙殿英是东陵盗墓元凶这件事,虽未经法院认定,但已成了街巷尾议的话题。

更有军事观察家发了议论,说这杂牌军桀骜不驯,若不施以重手整治,只怕日后会生变于肘腋之间,字字诛心。

仿佛老天爷觉得这件事不够,很快又在上浇了一勺的油。

《时务报》发了一篇署名五岳散人的文章,从风的角度分析,说当年满清选择遵化兰峪为陵寝,是为了护住北京皇气。如今孙殿英盗掘东陵,以致皇气散失一空,南。北京从此帝都之位不保,沦为普通华北一城,皆肇于此云云。

其实国民政府要迁都一事,早在六月旬就已宣布,孙殿英盗墓是在七月初。但老百姓不这个,到了这篇文章一,立刻炸开了锅。陵寝盗不盗的,那是宗室的事,国宝丢不丢,那是国家的事,但北京失去首都地位,这可就动了所有住在皇城儿百姓的面。

大家都憋着一气,正没,有了这个理由,自然毫不犹豫地骂上了。这个孙麻,居然掘了北京的皇气,失了本,六百年都城坏在他手里。咱天成了犄角旮旯,平白降了一格,你说该杀不该杀?一时之间,孙殿英这个名字可谓是臭大了街,几乎人人喊打,大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势

“把迁都之事和盗墓之事联系到一起,明至极。如今这么一闹,孙殿英要么乖乖自首,要么落草为寇,再没第三条路可选了。”毓方笑眯眯地对许一城说。

许一城面冷然,淡淡说:“自作孽,不可活。”

此时两人正坐在一小茶楼里。小茶楼是宗室产业,格局不大,却异常致。毓方专程设宴款待,以谢许一城这段时间的奔走。海兰珠也在,她换了一旗袍,两条白藕般的手臂为两人泡茶,带笑意,低眉顺,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样。

毓方翘起大拇指:“一城兄你的手段果然了得。几手,就把孙殿英搅得犬不宁。他现在肯定后悔跟你结拜。”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