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4. 第16节

第16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田承嗣看到失踪的金盒被送回来,几乎惊得倒。

薛嵩取盒看,连声称奇,随即大笑,说:“我明白你叫我预备使者的用了。”

除聂隐娘和红线两大侠女外,唐朝还活跃着一批无名侠女,比如晚唐康骈所著的《剧谈录》中讲述的这一位:

后来得知,该女主宰胜业坊北门小胡同,跟母亲相依为命,平时以纫为业。王超对女孩家多有资助,女孩对王以舅相称。其家虽穷,但女孩有时却送给王超一些稀有的东西,比如南方贡的橘,这在当时属于皇,只有宰相和少数大臣才有幸得到赏赐。如此一来,王超开始怀疑女孩的份。但他不动声。直到一年后,王超对女孩说:“潘将军一年前丢了玉念珠,你可知?”

在这里,吴郡士人被视为贵宾,这叫他很是迷惘。

女孩微笑:“我如何知?”

女孩沉良久:“那珠确是我所取,只是与朋友打赌,没想真的要它。明日舅舅到慈恩寺塔院,我把该珠给您。”

也就是说,红线魏州,潜戒备森严、上千甲士保卫的田府,如无人之境,从容盗取了田承嗣床写有生辰八字的金盒。

薛嵩知无法留住红线,乃为其设宴饯行。当日宾客云集,夜宴中堂。薛嵩请在座宾客为红线赋诗,有人:“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歌毕,薛嵩不胜伤悲,“红线拜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其所在”。红线更伤,假装喝醉,垂泪离席而去。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寺门虽开,但塔门还锁着,女孩不急,腾空跃起,其势如鸟,眨间,已上到几十米的塔上。探手取珠,朝王超扬了扬手,随后又,将玉念珠给王超。

不一会儿,又来了十多个年轻男,一起恭敬地拜见少女,随后列坐两端。

吴郡士人说:“我只懂儒学之书,至于弦歌声,从未学过。”

有车停在外面,车帘卷起,现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的脸庞,只见她“容甚佳,梳满髻”,却着素衣。车后,这两个少年行叩拜礼,少女很是傲,并未搭理,而是与吴郡士人寒暄。

少女厅安坐正中,有帮主的意思。

转天早晨,王超如期而往,女孩早就到了。

宴会这才开始。喝了一会儿,少女说:“很兴认识你。你有什么妙技在这里展示一吧?”她不苟言笑。

,如病如昏,皆不能寤;遂持金合以归。既魏城西门,将行二百里,见铜台揭,而漳东注,晨飚动野,斜月在林。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知酬德,聊副于心期。所以夜漏三时,往返七百里;,经五六城;冀减主忧,敢言其苦。”

安大街上游着一个前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吴郡士人。在等待考试期间,他闲游于各街坊间,偶遇两个少年,一连两次,都说倾慕他很久,相邀赴宴。随后,士人被带到东市的一个不起的小巷,那里有临街店铺数间,穿过店铺,是所隐秘的宅院。

这事被京兆府的王超大人得知。王已年过八十,认为偷盗者非寻常人。此日,王路过胜业坊北街,见一十七八岁的女孩,梳了三个鬟的发髻,脚穿木履跟众少年踢球,每次接球,都灵活莫测,发力踢球,达数丈,观众无不叫好。

现在晚唐皇甫氏所著《原化记》中的女侠,更是手不凡。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宗开元年间的故事,它与一个从事廷盗窃的犯罪集团有关。

中午已过,依旧未开宴,似乎在等人。直到午后,外面有车声响起。二少年喊:“来了!”

王超说:“若你能找到,当重谢。”

少女这才大笑:“我说的不是这些……”

薛嵩当即修书一封,叫使者连夜飞驰魏州。信是这样写的:“魏帅!昨夜有人从魏州来,从您床取了金盒给我,我不敢自留,特派人连夜送还。”

安潘将军,得玉念珠一串,此珠不但通财,还可使人有官禄。潘十分珍视该珠,将其安放在府邸,每月参拜。这一天,潘将军打开盛珠的玉盒后,发现里面空了。潘将军很郁闷,以为这是家破之兆。

很多侠客为主人完成重任后,都会功成退。红线也是这样:“现主人已无忧,两州百姓亦不会受刀兵之苦,我当辞公而去。”

理很简单,薛嵩能叫人取其床的金盒,那么取他的脑袋也就易如反掌了。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