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4. 第22节

第22节(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才远而来,今晚谁人陪寝?”

戚夫人率先起,说:“家里孩还小,我可不行。”

绿珠也婉拒。

薄太后看了看杨贵妃,表示贵妃为先帝妃,陪睡也不合适。最后,盯住王昭君,说:“昭君始嫁呼韩单于,复为株累弟单于妇,固自用,且苦寒地胡鬼何能为?”大意是,你王昭君远嫁北匈,又嫁给两任单于,份相对寒微,就没推脱的理由了。

王昭君羞愧不已。

就这样,王昭君陪僧孺睡了一宿。

据说,这篇志怪是李德裕的一位叫韦瓘的门生写的,用以打击政敌僧孺。

有人曾拿着这篇志怪告僧孺的状,文宗皇帝看后大笑,说:“僧孺安敢称先皇后为沈婆?此定是他人冒名所作,嫁祸于人。”

文宗皇帝还是很明白事理的。

这篇志怪是不是于李德裕的门生,或者说是不是李德裕授意而作,都说明当时李两党争斗之激烈。除朋党难,原因之一是满朝重臣,不是党就是李党;之二是两党背后都有专权宦官的支持。

虽然李德裕的形象更为正面(较之于党成员,在反对藩镇割据、对待回鹘以及反控宦官方面更有力),但实际上他跟宦官也保持着密切来往。当时,有宦官到地方监军的惯例。李德裕跟这些监军宦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因为那些宦官期满回京后,即可直接向皇帝推荐李德裕。唐武宗时,李德裕被召回宰相,基本上用的就是这个手段。

武宗时代,李德裕备受恩了六年宰相,把党成员全朝廷,李宗闵最后死在湖南贬所,僧孺也被赶到遥远的地方。

李德裕为相的岁月,施政风格刚健有力,满朝清明肃然。但同时,由于世家门,他的贵族派又非常突,以奢华为例,《独异志》记载:“武宗朝宰相李德裕奢侈极,每一杯羹,费钱约三万,杂宝贝、珠玉、雄黄、朱砂煎为之,至三煎,即弃其滓于沟中。”也就是说,李德裕每喝一杯羹,价值三万钱,而且羹汤是用当时稀有的珠玉、雄黄、朱砂等煎熬,熬到第三次后,这些珍贵的药材就扔到地沟里。可以设想,连李德裕家的地沟也充满了宝

李德裕又好收藏古董,最喜怪石奇木,“每好搜掇殊异,朝野归附者,多求宝玩献之”。他在洛郊野修建的别墅平泉庄“去洛城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有虚槛,前引泉,萦回穿凿,像峡、、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门江山景之状。竹间行径有平石,以手之,皆隐隐见云霞、龙凤、草树之形。有鱼肋骨一条,二丈五尺,其上刻云:‘会昌六年海州送到。’……”

但是,武宗一死,李德裕的境遇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唐宣宗以皇太叔的份继位,由于厌恶前任武宗皇帝(宣宗为亲王时,韬光养晦,装傻充愣。作为侄的武宗,每每侮辱他。又传,曾一度意图谋害他),把这厌恶也转到李德裕上。这只是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是,事必躬亲的宣宗无法容忍这样一个势的宰相每天在自己前晃悠,代他理政事。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