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4. 第25节

第25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惨败。由于王嘉“能言未然之事”,所以当时安的王公大臣都找他预测未来,看看他们前秦还能残几年。

再后来,羌族建立后秦,首领姚苌安,得到了王嘉。姚苌和前秦的新领袖苻登争斗不息,互有胜负,就问王嘉:“我能不能杀掉苻登夺得天?”

王嘉答:“略得之。”

姚苌大怒:“能得就说能得,何略之有?!”于是刀杀了王嘉。

王嘉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但他写的《拾遗记》却传了来,经南北朝梁朝萧绮的编辑,合为十卷本,行于后世。

无论如何,对于前后相隔千年的两个时代的人的骤然相遇,我们没话可说。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时光隧之类的东西吗?当然,对上面的记载,也可以不去相信。可是,如果说《拾遗记》和《独异志》有志怪彩的话,那么檀鸾《续晋秋》中的记载又如何解释?

《续晋秋》是东晋孙盛《晋秋》的续书,专门记东晋的历史。作者檀鸾,字万安,山东金乡人,曾在南北朝刘宋朝廷博士,后任永嘉太守。全书早已经失传,只留有分轶文夹杂于各类书中,比如南朝人注释的《世说新语》和北宋大型类书《太平御览》。经过搜集,现在存世的,有八十多条,分别对东晋八十多个人行了记载(后人辑为一卷,收宛委山堂本《说郛》、《古今说丛书》),其中就包括我们的王蓬:

王蓬,太原晋人,永嘉时,中原板,随先祖过江。有清谈之名。时晋室多难,北府。苻投鞭,蓬率军趋洛涧,误军机,牢之已胜。为会稽史,清简无为,曾语左右,‘王敬言:从山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吾今观之,当信斯言!后死于桓玄之

一句“蓬率军趋洛涧,误军机,牢之已胜”,再次令我们陷遐想。

最后,对上面现的一些词语个解释。

洛涧,又名洛河,今名窑河,为安徽淮南东淮河支。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淝之战的前哨战洛涧奔袭战即发生于此。

前秦苻遣梁成率五万人屯洛涧,谢玄遣刘牢之以卒五千拒之。时秦军势,晋参军刘袭、诸葛求静等援军,再图攻之。牢之不许,趁夜渡,斩梁成及其弟梁云等秦将,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奔溃,争赴淮,抛尸一万五千。秦晋洛涧之战,晋广陵相刘牢之兵贵神速,不待援军,以五千之卒大败前秦五万之众,为晋军取得淝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晋书?刘牢之传》)

冶溪即现在的炉桥,在安徽定远,江淮分岭北侧。镇西有东汉时所建五孔桥,跨洛涧古,是古时曹魏以来寿州通往滁州、和州等地的唯一上天桥。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