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了保护母亲,只能想两个人都不被抓的方法。他们家没有车,无法远距离抛尸,只能就近选择隔
没有人的停工小区。趁着晚上,母
俩一起把尸
偷偷运过去,一直抬到了
楼。当看到通往天台的铁门关着时,母亲本想直接把尸
扔在
楼了,儿
却觉得这样不安全,他是个聪明人,想着如果能把尸
运到天台,那样被发现的概率就小了。他观察着锁,发现上面沾满了灰尘,说明很久没人开过了。如果直接把锁砸了,那么巡查的人上来发现,就会到天台上查个究竟。所以他跑回家,拿了充电电钻,把铁门完好地整扇卸
后,把尸
搬到天台一个排烟
背后的小角落里,就算有人走上天台,也很难当场发现尸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母
俩以为安全了,谁知尸
被发现,严良很快就直接怀疑到了他们。母亲为了保护儿
,告诉他,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考好大学,她要为他
罪。儿
当然不肯,但母亲以死威胁,儿
只能无奈答应。可是母亲被抓后,儿
每一天都在负罪
中难以自
,终于,过了半个月,他忍不住了,到了派
所,跪在民警面前供述了他的犯罪事实。”
杨学军听完,唏嘘不已,他们以往办案时,也接过一些不幸的家
,就因为一个混
的男人,害得整个家失去了希望。他很能理解那对母
当时的心理抉择,充满无奈,就像在沼泽中挣扎,拼尽全力使自己不再掉
去。可是这是命案,警方即便再同
他们,对他们的遭遇也是无能为力。不可能因同
而放
,把嫌疑人放走的。
不过他转念一想,又:“严老师当年以妇女为凶手结案,抓的不是真凶,那也只是一次失误啊,如果其他警察遇到这个案
,同样也会认为妇女是凶手,谁也想不到死者的亲生儿
才是真凶,杀死父亲后,却一直没表现
异样。那只是严老师工作上的一次失误,
多算是业务不够
熟,不需要承担责任吧。”
赵铁民重重地叹气,
:“问题在于严良他办案,从来不会
错,他一早就知
了儿
才是凶手。”
“啊?”杨学军张大了嘴,“那是……严老师同这家人的遭遇,不想抓他儿
吗?”
“光这样知不报也就算了,问题在于,他给犯人造了伪证。”
“什么!”杨学军瞪大了睛。
“在儿自首后,警方的其他同事
对原始卷宗时,意外发现严良其实很早就去学校拿了学生
勤登记。案发当晚是星期天,照理,星期天晚上是要夜自修的,学校登记的结果是,儿
当晚请假了,没有来夜自修,第二天早上也是迟到的。可是原始卷宗的记录里,学校提供的学生
勤记录却是他并没有请假过。这显然不是工作失误会造成的,
现这
事,同事
到
况不单纯,连忙向上级汇报,上级立刻对此展开调查,最后发现原来是严良在
卷宗时修改了结果还修改了学校开
的证明。并且,严良甚至还修改了妇女在公安局
的笔录,原始笔录和卷宗记载的一对比,
上发现严良将妇女
供中几个有矛盾的地方逐项修改,使
供完
。当事警察为犯人造伪证,是重大风险事故。对此,省公安厅极其震惊。本来
照规定,严良会被严肃
理,甚至不排除判刑的可能。但后来省厅领导考虑到,犯罪家
确有可怜之
,好在最后儿
自首,不影响案件结果,并且严良是
于同
,并不是为自己谋私利,加上他多年成绩显著,多次立功,还培养了一批刑侦工作的骨
人员,再三考虑后对严良
行停职
理。随后,严良自动提
辞职报告,说他不适合警察工作,于是去了学校教书。”
杨学军闭着嘴,没有说话。
赵铁民继续:“严良事后私
告诉过我,他很早就知
了儿
才是真凶,他看到母亲为儿
罪,又了解了很多关于他们家
的
况,他基本上隐约已经猜到儿
是母亲的全
希望,母
间达成了母亲
罪为儿
换取未来的约定。所以,他决定违背自己的职业要求,帮他们一把。尽
最后一切都是无用功,不过他说,他并不后悔当时的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