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嫂,兄弟
去这几年,也没混成个啥样,给您带
儿礼
,别嫌少。”他把两
金条递了过去。
这天晚上后半夜,李范老两
和4个儿
在院里忙活着。他们把院里的柴禾垛搬开了,在柴禾垛底
挖了一个坑,又填平;填平后又把柴禾垛搬了过去。
他们以为小垫窝早已死了,成天打仗,死了那么多人,小垫窝又不机灵,哪能不撞着枪儿呢?可是他竟回来了,这婊将!李
范的四个儿
都大了,正酝酿着分家。他们总共16亩薄地,4个娃儿,每个娃儿可分4亩,饿不着他们。可是垫窝一回来,他就只有8亩地了,一个娃儿只能分两亩,一年至少四个月得
去讨饭。所以,这天晚上李
范的脸枯皱得像个
石榴
。
这是怪屯(李范也算怪屯人)历史上最大的惨案。事发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十月。
他们想把骡也杀了,可是回
找骡
时,骡
已经不见了。骡
老六把一切都看在
里,它啃断缰绳,跑了。
对于像他们那样的穷人来说,两金条应该是
梦都不敢想的一笔财富啊!可是,有了一
鞍
的金条作参照,它便显得太少太少了。所以,哥和嫂
脸上都没
什么喜
。胡八妮儿还撇了一
嘴,在心里骂了一声:“哼,小气鬼!一
鞍
才给了两块!”
三女一男也都跪,齐齐儿叫了一声“娘!”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第二十二章 仙人脚
1983年的时候,哇唔儿已经没剩几
人家了。李
向也想搬走,但它缺乏实力。那时人们已经开始外
生意。燕如兰的儿
在广东,女儿在
圳,都发了大财。但李
向不中,
去几次,都赔成个净人儿回来了。这家伙也
能的,但就是心大,手大,
气大,能耐不大。大钱挣不来,小钱又看不到
里。手里逮住俩钱儿,想当十个钱儿
,请朋友喝酒,打麻将,胡
海撂,没本事吧,还虚荣的不行。
由于李向母亲死得早,燕如兰待他兄妹特别好,给他们
衣裳,拆洗被
,张罗着成家。黑更半夜的,在两个村
间跑来跑去,不知在升龙崖上跌过多少跟
。老嫂比母啊!李
营临死前从床上爬起来,学着老包跪嫂的古戏,给燕如兰
了一跪,告诉孩
们:“你们这一辈
,你爹可以忘了,你妈可以忘了,但你们的娘,不能忘!”
燕如兰筷上扎着一块红薯,正往嘴里送,就停止了动作,抬起
说:“娃儿,你吃饭没有?”
李向兄妹也都把燕如兰当作亲妈看待。
一天早上,燕如兰正吃早饭,李向来了,
院就喊:“娘!”
李向说:“娘,我嫂
再惹你生气你给我说,我收拾她!臭娘儿们,赶
叫我哥休了她!”
说到怪屯与哇唔儿的淮南淮北之慨,李
向可作为第二个例
。
20天后,老六带着老七回来了。老七的背上骑着湘西刀客——单枪鬼王瘸。老六领着瘸
来到柴禾垛边,“扑通”跪
去,
抵着柴禾垛,呕呜而鸣。
李向的父亲叫李
营。李
营弟兄俩个,1954年与哥哥李
会分家后,即搬迁到哇唔
儿。到了1983年,李
会、李
营老弟兄俩都过世了,李
会留
寡妻燕如兰和一
一女,李
营留
三女一
。
即李
向。
瘸掀开柴禾垛,看见了新挖的土。他
着李
范父
将坑挖开。小垫窝脖
里
了一
绳
躺在土坑里。
李向说:“吃了啦娘。称两斤油条,买
汤去,卖完了,只好买了3斤
。3
人将就一顿。”走到燕如兰跟前朝碗里看看,说:“呀!红薯玉米糁儿!娘,你咋还吃这饭?现在猪都吃豆饼,狗都喂
,你咋还吃这呀?吃吃胃酸,还得糖
病。娘,明天早上我给你买
喝。”
怪屯习俗,伯母叫娘;如果有两个伯母,即叫大娘、二娘,以此类推。只有一个伯母,序号就省了,喊起来也格外亲切。
仍然是后半夜,寂静得像凝固了的升龙崖上空,突然响起凄厉的枪声。13响。李范两
俩,4个儿
,2个闺女,5个孙
,13
人全
被打死,院
里血没脚踝。
燕如兰说:“还是我向娃儿,比你哥孝顺;你哥个鳖,跑恁远,不
我吧,还把媳妇扔家里气我。”
坑里埋的,是他们唯一的亲弟弟小垫窝。
女人踮着脚尖来了,像一只向老鼠靠近的猫似的,溜到丈夫跟前,趴在耳朵上说:“秃
发财了!一
鞍都是金
!”刚说完,小垫窝就推门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