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无声的证词(法医秦明系列2)
  4. 第28节

第28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笑着:“所以,你发现的这块撕裂的小布片,非常有价值。”

“两者结合起来看,”我,说,“凶手是穿着雨衣走去现场的。这样的人不多吧?”

“如果从现场周围的监控寻找徒步穿着雨衣的人,我相信不会找到很多。”我转问祁法

瞬间回到了两个月前的惨案现场。

“现场有翻动的痕迹,凶手在离开之前翻动了现场,所以这一蹭状血迹并没有引起勘查人员的注意。”林涛说,“虽然现场很多翻动位有蹭血迹,但是没有一有指纹纹线,都没有比对价值。”

“这个现场发现的鞋印比较一致。”民警见我和林涛蹲在地上看鞋印,介绍,“不过经过鉴定,这些鞋印没有比对价值。”

“为了拿挂在钉上的衣服。”林涛说。

“时间不早了,我们要赶在晚饭前完成对这起案件现场的复勘工作。”我说,“这样,我们分工,我和大宝看中心现场隔间,林涛你和你的助手看外间。”

当我宣布完我们的发现,确定凶手在杀郑巧慧的那天夜晚穿的是红雨衣时,会议室里发了一阵嘘声。

我拿携带的照相机,拍这一孤立的、却没有被原勘查人员重视的血迹。

“骑自行车、骑电动车、骑托车,”侦查员说,“这样的人多了去了。”

林涛指了指墙上的一枚泥钉,说:“挂在泥钉上,看起来还是比较新鲜的,说不定和案件有一定的关系。”

我接过布片,用手着。因为我的是橡胶手比纱布手锐,很快,我就得了结论:“这是雨衣。”

林涛的掌心放着一片黄豆大的红,是一个布片。

雨天,这很正常。”侦查员说。

“是的。”林涛说,“初次勘查的时候,在现场东边五百米的地方,有一修路的泥坑里发现了和现场形态相似的足迹。虽然没有认定条件,但是从形态上看还是非常相似的。当时你们只考虑了凶手是从东边走到现场的,但是没有发现雨衣的线索。”

“如果雨就价值不大了。”林涛用镊夹起一块泥土,左看右看,说,“要是没有雨,这些鞋上沾着的泥倒是能说明一些问题。如果雨,任何人鞋上都有可能沾有泥,而且这泥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殊之。”

“不多。”侦查员恍然大悟。

“是的,的雨还不小呢。”民警说。

我见侦查员们依旧不服气地昂着燃了一烟,接着说:“这样的足迹形态,说明凶手在现场的时候鞋上沾满了稀泥,所谓稀泥,是指泥的混合。”

“从哪里找到的?”我说。

“你是说,”丁支队前一亮,“你是说凶手是走去现场的?”

“如果是骑车到现场,”我说,“鞋上会有这么多稀泥吗?”

“当天雨吗?”我对痕迹检验领域不太通,转而问

在我们的要求,专案组提前召开专案会议。这规定召开的专案会议,通常只有一况,那就是调整侦查署。

“不是说不定,而是一定!”我激动地说,“因为钉方的墙上有一蹭状血迹。”

专案组两个月前对中心现场的勘查非常细致,每一证都有标记和记录,所以我和大宝找来找去都没有发现能够有突破的线索。直到林涛的一声“来看看这是什么!”才让我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但是可以证明凶手杀人是为了钱,”我说,“而且这一蹭血更有价值。首先,这个地方不可能藏钱;第二,这里离大门还比较远。凶手为什么要在这里?”

“对,当天雨,”大宝说,“凶手来的时候穿了件红的雨衣!”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都正在努力调查,”一个侦查员说,“把我们叫回来说的就是这个?有用吗?雨天,有多少人穿红雨衣知吗?我们英城城区就有将近两百万人,难要一件一件地找红雨衣?这不是拿我们侦查门开涮吗?”

面对侦查员的奚落,我沉了一,说:“大家请看这张图片。现场发现了多枚这形态的鞋印。虽然发现的时候死者已经死亡一周,但这些鞋印留的足迹是已经涸了的、淡黄的泥土。”

现场的地面铺着白地板砖,有几块地板砖上贴着黑比例尺,比例尺旁边无一例外是沾染了泥的鞋印。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说,“雨天,一般都是什么人群穿雨衣?”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