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唐朝诡事录(出书版)
  4. 第4节

第4节(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所在的左金吾院的石榴树上天降甘。演这场戏时,韩约虽然也很张,但最后蒙混了过去,没被宦官看破绽。但当仇士良、鱼弘志两大宦官带人左金吾院后,直接面对石榴树的韩约时,这位韩将军的心理在瞬间崩溃了。

在文宗时代之前,宦官已经专权几十年,杀害了玄宗、顺宗、宪宗和敬宗四位皇帝,这些面容古怪森的阉人,已经树立起自己大的权威。所以,当韩约直面仇士良时,由于过度张,脑门不断冒汗,一引起仇的怀疑。此时正是冬季节,天是非常冷的,如果不是心里有鬼,何故如此?!就在这时候,风幕起,仇士良发现幕布后面竟伏有士兵,于是怪叫一声:“不好!”

仇士良是广东人,说一带粤语味的安官话。加上为宦官,嗓音尖利,这一嗓响彻了整个院。所有宦官都惊了,在仇士良的带领,他们掉就往回跑。守门的金吾卫士本想关大门,但被仇士良声怒斥,愣神间,一伙宦官已经逃了去!

在逃的路上,仇士良越想越不对劲,回想事的一幕幕,似乎是个早已设计好的圈。但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态,他一时间也无法确定谁是主谋,更不知文宗是否参与了谋。在这最危急的时刻,这名唐朝宦比那韩约冷静多了。虽然此时仇士良不能断定谁参与了谋,但他知:要想转危为安,无论皇帝有没有参与政变,他都必须将其控制在手。如果不到这一,那么整个事他没有翻盘的可能。这个瞬间的决定在后来被证明是他逆袭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在仇士良带领,宦官们向元殿狂奔而去。

大明一共三重大殿,第一重大殿是元殿,第二重大殿是宣政殿,第三重大殿是紫宸殿。唐人笔记《剧谈录》记载,“元殿,国初建造,凿龙首岗以为基址,彤墀扣砌,五十余尺,左右立栖凤翔鸾二阙,龙尾于阙前。倚栏瞰,前山如在诸掌。殿去五门二里,每元朔朝会,禁军与御仗宿于殿,金甲葆戈,杂以绮绣,罗列文武,缨珮序立。蕃夷酋仰观玉座,若在霄汉。识者以为自姬汉之代迄于亡隋,未有如斯之盛。”

当日早朝,文宗最初是在紫宸殿接见的大臣。在被报告石榴树上发现甘后,文宗就带着谋划事变的宰相李训、舒元舆以及一分大臣转到了前面的元殿;还有一些大臣,在另两名宰相王涯、贾餗的率领,去中书省议事了。中书省在哪儿?也在皇城里,即延英殿(皇帝与重臣议政的主要殿)外面一侧的小平房。

现在,仇士良想的是:如果不把皇帝控制在手,那么无论他跑到哪儿都会被逮住。这没有任何悬念。即使他手里掌握有神策军,那么最后他仍是死路一条。正是怀着这个想法,仇士良带着鱼弘志等宦官百米冲刺般跑回元殿。此时,作为整个事件的主谋,李训以及另一名宰相舒元與和一些大臣也在元殿。

在仇士良去左金吾院后,李训就开始计划调动了,他叫太原节度使王璠、邠宁节度使郭行余上前接旨。郭行余胆还大,上前领了命令,而王璠跟韩约一样,张得迈不动,以至迟迟不能接旨。这个政变团队的心理素质是如此糟糕。

仇士良等人狂奔冲元殿。

一条《酉杂俎》的记载:“韦斌虽生于贵门,而颇厚质,然其地望素,冠冕特盛。虽门风稍奢,而斌立朝侃侃,容止尊严,有大臣之。每会朝,未常与同列笑语。旧制,群臣立于殿,既而遇雨雪,亦不移步廊。忽一旦,密雪骤降,自三事以,莫不振其簪裾,或更其立位。独斌意益恭,俄雪甚至膝。朝既罢,斌于雪中而去……”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