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唐朝诡事录(出书版)
  4. 第9节

第9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千多年来屹立于风雨中。《洛市志》记载,雕塑中,“北天王”左手置腰,右手托三层宝塔,足踏一“仰王”。“北天王”即佛教中的北方毗沙门天王,“仰王”正是我们的主人公王煌啊!

王煌因被前一代“耐重鬼”踩断脊骨而永世爬不起来,在万劫不复中被北天王踏在脚,在千年凝固的表中诉说着心的无限悔恨与痛苦……

禅定寺歌

延和元年(公元712年)秋,温吞的唐睿宗传位于英武人的太李隆基。剪除政的韦后的政变,正是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起的。隆基即位后改元先天,次年又改为开元,玄宗时代就这样开始了。

说一切尘埃落定。

但太平公主心有不甘。武则天的这个女儿得其母的格与手腕。更关键的是,此时的太平公主,背景、资格老、大功、有能力,完全是则天二世,看来事不好办了。

果然,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夏,太平公主网罗宰相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四人,意发动政变,废掉唐玄宗,学着母亲的样个女皇当当。遗憾的是,她的对手不再是武则天时代的一树,也不是只有野心、没有手腕的韦后,而是能力比她更的李隆基。

青壮年时代的李三郎,颇有当年世民的风采。发现太平蠢蠢动后,抢先手,率另一名宰相郭震、龙武将军王仲、力士、殿中监姜皎平,转得太平公主自杀,萧至忠、岑羲被斩,窦怀贞自杀,崔湜放。从此以后,这无限江山稳当如磐,开元盛世由此到来。

诛杀太平公主的事变中,助唐玄宗立大功的是上面提到的:郭震、王仲、力士和姜皎。奇异的是,这四大元勋,在随后的日里,除力士外,其他三个皆因啼笑皆非的缘由坐祸。

先说郭震(字元振,以字显称于世),当时以兵尚书同中书门三品,也就是宰相了。

诛杀太平公主当年,玄宗心非常好,在骊山集合了二十万兵行演练,皇帝本人亲自擂鼓。但就在玄宗擂鼓擂在兴上时,郭震突然心血来地走大臣序列,班向玄宗奏事。后者只好放鼓槌,导致演练中断。玄宗非常生气。郭震到底想向玄宗禀报个什么事?现在我们不得而知。玄宗当时想立斩郭震,幸亏另一名宰相刘幽求(《三梦记》里闯老婆梦境中的那位)求,这才免了死罪,最终放到遥远的广东。

再说那王仲,本句丽人,期追随李隆基,为心腹将,在诛杀太平公主时,正因为王控制了御林军,才保证了事变最后成功。因功劳大,王仲越发骄横,虽玄宗已封其为左龙武卫大将军,且开府仪同三司,这一荣誉在当时只赐给了玄宗的岳父、姚崇、宋璟三人。但王还不满足,直接向玄宗要兵尚书的官,玄宗没给。

恰逢此时,王的儿生三天,玄宗派力士带去金帛,封其为五品。王仲对力士素无好,又愤愤于玄宗不叫他尚书,于是一边抱着儿一边喃喃自语:“这孩不了三品官吗?”当时,力士就是三品官。所以,王仲这话既发对玄宗的不满,又有讽刺力士之意(我的孩还不如一个宦官吗)。话传到玄宗那里,玄宗又一次大怒,将王仲贬至湖南,随后又遣人将其赐死。

现在,终于要讲到我们的主人公姜皎了。

姜皎的倒霉则是因为“传闲话”。怎么回事儿?现在先不着急讲。

太平公主伏诛后,追随玄宗平叛的骨都封了国公,姜皎是楚国公,升太常卿,极受信。而且,他本人还是第一的画家,所画之鹰风格峻寒,被认为是大唐第一。杜甫有诗《姜楚公画角鹰歌》:“楚公画鹰鹰角,杀气森森到幽朔。观者徒惊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梁间燕雀休惊怕。”

却说开元大局已定,安歌舞升平,各宴会多多,寺院也不例外。很多大臣喜借寺院闲置的厅堂举办夜宴。关于姜皎的故事,就发生在安最负盛名的禅定寺。禅定寺位于永坊,安志》记载:“天伽蓝之盛,莫与此寺为比。”该寺香火绵延,即使晚唐武宗在会昌年间(公元841年~846年)灭佛时,也没被毁掉。当时安仅有四座寺院幸免于难。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