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错。古董这一行变化万端,但归结到最后,就在两个字上打转:一个‘真’字,一个‘赝’字。古董这个行当几千年来,说白了就是真伪之争,正赝之辩。”
说完刘局用手慢慢挲茶盘:“有人
旧,就有人掌
。有人被打了
,自然就有人帮着砸浆(圈
术语,打
指没看准买了假货,砸浆指压价)。这五个茶碗,分别代表五条鉴宝的源
。这五脉传承久远,掌的是整个古董行当的
,定的是鉴宝圈的心。只要过了他们的手,真伪就算定了,全天
走到哪里都认。所以五脉凑在一起,又叫
‘明
梅
’。玩古董的人去鉴宝,听到这四个字,都服气。”
“我怎么都没听说过?”我自己好歹也了好几年买卖,可对所谓“五脉”却闻所未闻。刘局的话越听越悬乎。
“那么你听过中华鉴古研究学会么?”
“这个听过。”我。玩古董的,多少都听过这个学会的名字。它虽不是国家机构,但也算得上是民间专业级的鉴定机构,不过它比较低调,只偶尔会在一些重要的鉴定会或拍卖会中
现,我这层次,还接
不到。
刘局:“这个学会,就是五脉传人整合而成,不混到一定层次是不知
的。它代表了一
份,一
地位。你不知
,就是不知
,没人会告诉你。”
“我以为解放以后特权阶层早就被打破打烂了呢……”我咕哝。
刘局却正:“这五脉一不欺行霸市,二不倒买倒卖,靠的是一手识真断假的本事,一直替整个圈
扛鼎掌
,从未
糊。这是技术,是受国家保护的。虽然‘文革’浩劫中五脉受的冲击不少,但气脉仍在,乘时而起,成立了中华鉴古研究学会。你看改革开放以后古董业这么兴旺,就有明
梅
在背后的功劳。你可知
,靠的是什么?”
“真。”
我只说了一个字。权威的鉴定机构,都有这么一条原则:绝不伪。试想一
,一个鉴定机构靠的就是公正中立的信誉,如果自己也造假,那岂不是等于给自己当裁判了么?再者说,鉴定古董的人,必然对造假手法熟稔于心,如果他们起了伪赝之心,那危害将是无穷无尽。
所以好的鉴宝名家,都绝不敢沾一个“赝”字——只要有那么一次犯事,就能把牌彻底砸了。
刘局满意地:“去伪存真,正是鉴古学会的原则所在。”
我问:“您为何对我说这些?”
刘局似笑非笑:“你还不明白吗?你们许家,就是那盏扣翻的茶碗。五脉梅,独缺你们这一门啊。”
我脑轰隆一声,这都什么跟什么?
我可不记得我家跟古玩有一星半的联系。我家是最普通的那
家
,住的是学校大院,两室一厅,家里摆的不是盆栽就是
恩列斯
全集,墙上挂着几条
笔字横幅,都是我爹礼拜天自己写的,平时来往的都是普通教职员工——怎么看都跟
宅大院里一群古董贩
扯不上关系。他们去世以后,我整理他们的遗
,除了那本书以外,一件解放前的
件都没有。
可是刘局的话,我又不能不信。我对许家的印象,其实只是对我父亲这一代的印象,至于许家在解放前如何,我爷爷是谁,过什么,他从来不和我说。若不是无意中发现家里
藏着这么一本《素鼎录》,我都未必会踏上这么一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