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图之谜
  4. 第9节

第9节(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排好这些事以后,我决定整理一自己的屋。这是我的习惯,每逢大事需静气,收拾房间可以让人心平气和,把屋里的东西分门别类归拢好,可以让脑冷静而有条理,不致有什么遗漏。

我倒没特别失望,这是在我意料之中的。我握着话筒,又问:“那当时这幅画移回故,参与鉴定的人都有谁?”郑教授疑惑地反问:“你问这个吗?”

我把屋里的古玩一件件拿来,净,然后重新包好,接着扫净地,把外洗衣机里。刚扔去,我听到“咚”的一声,这才想起来外里还揣着素的小盂。我赶把它捞来,想了一,决定还是先不送黄克武那里。万一他和素两人真有什么孽缘,骤见定一激动心脏病发,烟烟非砍死我不可。还是等大事定了再说了,烟烟回来以后,让她过去比较好。我随手把盂搁到旁边,继续活。

“这有什么好保密的?”我大为不解。

“别说你了,就连刘一鸣要看,都不见得能批准。这个主意你就别打了。”郑教授直接把门关死。

“你听过《文姬归汉图》的故事吗?”郑教授问。他知我一定不知,所以也不等我回答,自顾说了去,“从前故曾收藏有一幅《文姬归汉图》,旧题为南宋,都认为自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李唐手笔。后来此画落东北,被国家收上来,由郭沫若郭老带审定。郭老在画上发现‘祗应司张〇画’几个字,其中〇字模糊不清。郭老经过仔细检校,认为是‘瑀’字。于是这幅画的作者,被重新认定为金代张瑀所画。你知,书画鉴定主观,所以这个结论引起很大争议,有许多人持认为是李唐画的,甚至还有人带着一书包资料专程到北京去找郭老辩论,每天门都有人跑过来,让郭老不胜其扰,惹不少麻烦。”

现代,中华鉴古研究会和许多大学、科研单位都有联系,成员就更复杂了。像郑教授这古代的说法,算是客卿,现在则是挂一个研究会顾问的衔。

药不然叛变以后,郑教授颇为自责,反而跟我关系变得很好。老爷时常跑过来我的小店里坐坐,喝茶,教我东西,有时候兴致来了,还帮我卖几件货。我一直怀疑,他是把对药不然的,全都移到我上来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电话,我想了想,跟钟华在北京的一个媒朋友联系了一。我电话打过去,他,看来钟华已经提前打好招呼了,这个小家伙事确实牢靠。这人叫骆统,是一家叫《首都晚报》的副主编,这家报纸发行量很大,颇有影响力。骆统或多或少知案的始末,对我兴趣很大,允诺只要我拿到证据写成文章,他立刻安排全文刊发。

“这份名单,即使是五脉的人,也看不到吗?”我的语气里透着的失望。

“也不好说……算啦,我帮你问问吧。你在家里等着别跑。”郑教授的气,就像是一个溺孩的老人。

“好奇嘛。”我只能用这个理由回答。好在郑教授没追问,他想了想,回答说:“如果我记得不错,这份名单是保密的。”

我这一通收拾,大概了两个多小时。等到我忙完了坐到床上息,忽然外传来敲门声。我还以为

“是的,不会某位专家,而是以鉴定组集结论来发布。名字的,只有当时的文局局郑振铎先生,他挂了一个鉴定组组的名。”

郑教授一听是我的电话,兴,问我这几天吗去了。我支吾了他几句说货去了,然后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看到《清明上河图》的实。郑教授一愣,说你小怎么改行钻研书画了。我解释说加文化修养,在补课,看到这一段,想亲见识一。郑教授告诉我,这件事不太可能。《清明上河图》是级国宝,被严格地保在故画库里,不对普通人开放。除非是有重大展活动,否则开库必须要经过十几手续和数个门的审批,还得有极其充分的理由。

“所以《清明上河图》对鉴定组名单保密,也是于这个原因?”

现在距离老朝奉只有一步之遥,我可不希望什么纰漏。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