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困扰睡,郑之南选择把这个令他疑惑的事
暂时放一放。
京城风起云涌,更加值得关注,不
李耀用了什么手段或者许诺了谢家什么,反正获得了谢将军的支持就好,有利无害。
想到这里,郑之南让人备纸笔,用左手写了一封信,寄给萧逸云。
因为李耀的足够信任,郑之南给萧逸云写的信,从不会被检查。
郑之南写好信后就命人快加鞭送
去。
自从经历两年前的事后,郑之南看着那块萧逸云送给他的玉佩想起了许多儿时的记忆。
对萧逸云也不再如当初见面时那么陌生,称呼也从萧大哥改为易哥哥。
这是他儿时对萧逸云的称呼,那个时候萧逸云还没有改名,而郑家也没有遭遇灭门之祸。
第296章
李耀翌日早早起床整队发, 郑之南站在城楼上,看着大队人
有序地往城外的辽阔之地走去。
天气越来越冷了,昨日他们有聊过, 在一次暴风雪来临时, 匈
一定会再来犯, 抢粮抢人,家畜这些也会被抢走, 几乎是寸草不留。
所以这段时间巡逻队重新编队, 加了新的巡逻队, 一旦有什么不对劲,斥候就要快加鞭回来报信。
连着三天, 李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亲力亲为,在各个腹地巡视,与他们同吃同住。
就这样, 半月后,天气沉的清晨, 匈
带着两万兵
作为急先锋再次冲到大夏国境地抢粮抢人。
因为早准备,军队非常迅速集结
征。
由谢将军带队, 李耀作为主帅随军指挥。
这场仗足打到大年初二才结束,当边关死伤无数时, 京城正在举办晚宴,连着五天,
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宴会, 有的是皇上举办的, 有的是皇后举办,还有一些例行的年会项目。
京城歌舞升平,繁似锦,边关生灵涂炭,血
和残肢覆盖了战场,尸
堆积如山。
刚刚打退匈,将两万匈
杀到只剩
不足三千,又将后续支援的三万匈
兵杀到几百,匈
残兵匆匆逃走,虽然打胜了,可大夏军也损失惨重,谢将军还未
气,忽然传来消息,东江城有人揭竿起义,自立为王了。
皇上震怒,让边关派兵协助东江巡抚镇压起义草寇。
为什么起义,不过是没吃没穿,朝廷不闻不问,没有拨款赈灾,最终导致易而
,
不果腹,走投无路的
民只能杀人放火自立为王。
这也侧面反映了当今圣上的昏庸和偏听偏信,而面的官员欺上瞒
,综合后终于将这个脓包挤破,从东江开始,陆陆续续有各个省遭遇灾荒的
民学着东江的草寇揭竿而起,纷纷学着东江王一样自立为王。
大夏三十二年,李耀带兵刚刚镇压了两
起义的草寇以及将东江王斩首示众,便从京城传来皇帝因饮酒过度,
在了床上昏迷不醒的消息,至于
倒的时候有没有妃嫔在侧就不得而知了。
这消息来,不会对远在其他地方镇压叛军的李耀有什么影响。
最起码目前来说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