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综]五行缺钱
  4. 第111节

第111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必。”

“陛就是来消遣某人的吗?说得这么好听,不过是想鹬相争渔翁得利罢了。这是大宋与蒙古的战斗,您是在上的华国天,为何要来参与。”

第159章 黄锦本纪

这却是宦官董宋臣、阎贵妃和理宗的谈话记录,理宗几乎明白的说了,襄守不守得住不要,他已经决定好迁都了。当初理宗信誓旦旦“朕虽不德,未如明皇之甚也”。如今他都快要步上唐明皇的后尘了,宋国已经迁都过一回了,现在再迁都,能迁到哪里去?海上吗?

“谢谢夸奖。”恶毒对帝王而言并不是贬义词,现在南宋还是他的敌人, 以最小的代价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是他这个华国皇帝该的。

黄锦把要说的话都说尽了,慢慢转了守将府。

位置也保不住喽~”

达如何不明白,却仍旧嘴:“官家自有理……”

第二天,丁守翁就到了,一个飞扬跋扈的纨绔公,看不见城墙外整兵的蒙古军队,看不见城中百姓缺粮的窘境,还未与他这个守将接,来襄的第一件事是上青楼。

“要传令商会合吗?”程羽风轻声问, 此次南程羽风也一起来了, 重是巡查商会, 为不久后的起事最后署。

达愤怒得目眦尽裂、双拳拽,这就是他们誓死效忠的君主吗?

“也不。”黄锦莞尔,“达啊,也算一代名将, 此时怒气上冲动的决定, 难保日后不反悔。就是无法反悔,也该几件‘理所应当’的事自己。先让蒙古大军打吧, 也让达发怒火。襄城池固,此战已经拖了六年, 不会一破城的。等到千钧一发之际,我在从天而降、救万民于火,达的投降更加顺利成,岂不两便。”

“完颜康准备好了吗?”黄锦再问。他离开大同的时候, 已经传密令,让完颜康备战,由他领军, 切断蒙古后

作者有话要说:  人是真有其人,事迹也大致相当,但就是时间提前了几十年,大家看了一笑而过,万务当真。

黄锦击掌赞叹:“这利字用得妙,自然是有利益才来的。你我心知肚明,蒙古打上来是迟早的事儿,你如今不过负隅顽抗,拖时间罢了。不如投降华国,至少我是汉人,宋朝亡在我手里,总比亡在异族手里。”

达终于了正确的选择。”黄锦轻笑。

黄锦又笑着从怀里掏一封信递给他,笑:“再看看~”

“别忙,别忙,先看看这个。”黄锦倒是平静,微笑地上一封宋国朝廷诏书,是派监军来襄督战的公文,而来人是丁寿翁,鼎鼎大名的臣“丁青”丁大全的儿,最纸上谈兵指手画脚,被他搅和败了的战役不胜枚举。偏偏他那扫把星质,妨克死了无数武将士兵,自己却步步升,依旧受皇帝信。更倒霉的是他还有个颠倒黑白的爹,让他来监军,真是……没活路了!

达气不打一来,第二天早上放在书房窗台上的玉佩果然不见了。

“你真是越来越恶毒了。”程羽风翻白

“痴心妄想!”达断然喝:“黄锦!我念你当初传艺之恩,放过你一回,你速速离去,再不走,我就叫卫兵了!”

黄锦毫不客气的暗示他襄城守将的宅里有他的暗探,不达难看的脸,黄锦继续:“对了,你可能认识完颜康,他是原金国赵王世,如今在华国任大将军。我是汉人,对汉人有好,但对其他任何民族的人都没有偏见。我的廷侍卫是蒙古人,大将军是女真人,尚书是党项人……也不差一个汉人。”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很快, 黄锦就收到了他留的信玉佩。

“难要先传令大军切断蒙古后路?”程羽风不敢置信, 达表明了合作意图,但未见投名状,值得上动手吗?

黄锦又接连从怀中取除几个信封一一摊在桌上:“这是蒙古如何对待久功不城池的办法,功之后,屠城的比比皆是;这是大理与蒙古的盟约国书,约定若是你们败了,如何瓜分宋国土地;这是蒙古给我开的条件,让我袖手旁观的封费。还有这些……你慢慢看吧,想好了可把这枚玉佩放在书房窗外,我就知了。”

达真的绝望了,这就是朝廷派给他的监军吗?再看手送来的最新战报,鹿门山和白鹤城外蒙古人修建的土墙已经屯军数万,随时准备发兵,再看看断粮三月,襄上有气无力的士兵。朝廷援军迟迟不至,粮补给也没有,只来了一个贪图享乐捞军功的监军……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