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当攻穿成农家媳
  4. 第110节

第110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也得消耗近十万斤粮

照这么算,不是还剩几万斤可以往外卖,数量不是正能合上吗?其实不然,把粮都卖了,到明年夏收前这么一段时间,沈家这些人都吃什么?再说田是靠天吃饭,谁能保证明年粮收成就一定好?不存足够的粮,不说沈家人,就是沈家主们恐怕也不会安心。

既然沈家敢往外卖粮,那就说明他们并不缺粮,不是真开垦大量荒地,就是沈家人会田,粮亩产都不低。无论是哪一条,都说明沈家不简单。

想明白这些后,莫知县对沈家更为看好,决定亲自去会一会他:“仲秋,走,跟我去瞧瞧去。”

“是,大人。”

第160章

像林山县这样的偏远地方,人少地多,大量良田都掌在地方豪手上,百姓不是不能开荒田,只是离村落都较远。这样的地方,远离人烟,多半已经可以算作荒郊野外,行不便不说,还有一定危险,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离群索居。

小青山一带是荒谷的必经之地,倒也不是不能从其他地方,只是这么一来,就得绕很远的

方天林也没想过要把所有都封死,这不现实,至少短期是如此,但小青山还是掌握在沈家手里为好,省得等沈家发展起来后,到时候有人将小青山封住,沈家连个山都得拐七拐八,借其他村落,这太过受制于人,不是方天林愿意看到的。

小青山并不靠近村庄,那里一片荒芜,只偶尔有人在附近劳作时,上山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收山货,不过也只在外围逗留,一般农人都不会

方天林请有经验的老农看过,这附近土地不算贫瘠,却也不是什么良田,开垦之后天也就达到中等田的准,估计等田中等田五五开的样,也难怪这一片地方没人买。在有众多选择的,这样的田庄经营起来确实不太划算。

方天林看中的也不是这些,买田买山林只是附带,先把这块地方划,没了掣肘之后,以后想什么都成。反正山林税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山脚那些荒田,即便县衙不给任何优惠,走正常程序,也能免税个两三年,在那之后才会开始逐渐加税赋,直到跟熟田税收持平为止。

就整个靖朝而言,依旧是地多人少,富裕的南方一带还好说,田地大都开垦完毕,荒地很少,其他地方可就不见得,西都有成片地方无人问津,如此之,朝廷自是鼓励大家积极垦荒。无奈生产力低,这况一直没有太大改善,就是给百姓田地,他们都顾不过来,别忘了可还有田税在那等着,即便那是几年之后的事

方天林不是第一次见莫知县,对于他的现倒是没太过惊讶。不过莫知县跟他随意寒暄了几句,便再没开,一直在一旁认真地看着他们办事,这么反常的行为,方天林就是想无视都难。

荒地不值钱,但在县衙造册籍,数目一大,也颇为可观。这还只是对于方天林而言,对县衙来说,那就是平白多一笔他们都能受益的钱。

林山县地偏远,天皇帝远,上缴国库的赋税极为有限,县衙官吏油就来自于余分。可惜,这里逃税漏税非常严重,不说地主乡绅,就是平民百姓,都有瞒报谎报。

莫知县已经尽力,依然只是让这况稍稍改观,要维持偌大一个衙门运转不易,对于沈家这样钱买个安稳的人家,他是格外迎,这倒是不拘泥于沈家一家。遗憾的是,本地人从来不给他这样的机会。无主田地占了就占了,真跟他们去掰扯这个,衙门就不用别的事了。

当然,双方于一个平衡状态,当地士绅也不会把事绝,总得让县令有个立足之地,否则人太甚,莫知县撂挑任知县还不知是什么,还不如双方井不犯河,维持这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况。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