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骑托车开汽车了。以前见某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还是刀耕火
,小镇
特别朴素,现在都用拖拉机了,房
也改建了,商业化痕迹也越来越
。他们觉得,“圣地”都渐渐被“俗世”侵蚀了,这是需要抵制的。
然后民俗学者还写了外国人的一些“抗议”,说华国的现代化让他们不能再欣赏原始风,这是“违反人权”。
那个民俗学家心里很不好受。
既然选择了民俗,他当然是自己民族的习俗的。但是作为少数民族、作为贫困山区的一员,他觉得,民俗什么的,也要在吃饱肚
之后吧?
如果贫穷落后是民俗,他宁愿民俗永远消失,他就是这么自私的一个人。
凭什么别人骑托车开小轿车,他们就只能骑
骑
?凭什么别人开拖拉机开耕
机,他们就只能用
甚至用人拉犁?凭什么别人用电灯,他们就只能
油灯?凭什么别人吃好穿好用好赚大钱,他们就只能保持着“原
原味”的民风民俗让一
想好看“原始自然”的人们回味“朴素”,自己贫苦一辈
?
是的,一些民俗应该保存来,但是毕竟时代在发展,保存
来的民俗可以
博
馆、可以
行演
展示,但并一定要继续作为生活方式。
比如手绣是民俗,但是时代发展了,人们肯定都要穿机的衣服,
价廉。如果还要自家绣,一年能穿几件新衣服?其他事还要不要
了?
而他最厌恶的是看那些“抗议”的人。那些“抗议”的人自己都是过的方便舒适的现代化生活,他们有没有想过他们“帮忙抗议”的人愿不愿意过他们中的“原
原味”的生活?其他不说,他们愿不愿意和那里的人
换一
,让那些“原始风
”的人过他们现在过的生活,自己去过“自然”生活?
他想,没一个会愿意。
不然,那些支教支边的人,为什么会被人称颂?
就是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去,才会被称颂啊。
那民俗学者写,他刚开始看电影的时候,也是被剧
引了,觉得打斗很
彩,剧
扑朔迷离引人
胜。后来也被真相吓了一
,细思恐极,害怕自己是不是也生活在外星人的统治
而不自知。等回家跟妻
聊起这个电影的时候,妻
笑
,那被圈养的地球人,可不跟咱老家的人差不多?
他想了想,还真觉得差不多。
他老家是一个一直没能开发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不通路不通电。好不容易政策来了,修路通电不说,上面领导还准备搞个旅游小项目,这样让大家也都能发家致富。他知
这件事的时候是很开心的。毕竟从那里走
来的人是少数,大
分人都过着贫穷的日
。如果这个项目能实施,那么至少村
里的人生活会好上许多。
不过后来计划搁浅了,因为一群“小清新”说这样又有一个“民俗文化圣地”被破坏了,政府这是“犯罪”,不能让商业化腐蚀“朴实的风俗民”。那群“小清新”有华国人有外国人,他们挡在工程车前面,拉着横幅喊着
号拍着视频,在网上宣称“又有一个
净的地方被破坏”,
得工程
度停滞,无奈计划只得暂时搁浅。
民俗学者这和这电影何曾相似。外星人想要看原始风
,所以就把地球人圈养起来,好让他们旅游娱乐;这群人想要看原始风
,就不准贫穷的人们富裕起来,因为富裕起来他们就不能看到那土石
的房
,那些麻布印染
的衣裳,那些野菜
粮
的
,那些面
麻木懵懂的人们。
可是有没有人问过那里的人愿意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