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九十年代小顽主
  4. 九十年代小顽主 第36节

九十年代小顽主 第36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明天去哪儿?”霍百川又问

所以最终的考察结果就是在闽南开发一个民俗商业街。并且初步定的项目意向还是以文建筑的翻旧修缮为主,打造有华夏特的民俗商业街。

陶堰也看过考察组发过来的考察报告,觉得他们的分析言之有。再加上闽南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通状况还是民俗历史等其他方面,都非常符合陶堰对于民俗商业街的规划。当地也愿意合堰川地产的开发思路。

陶堰耸了耸肩膀,表现的十分乖巧:“我都听你的安排。霍总让我什么,我就什么,让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唯命是从。”

陶堰对这方面知的不多,他能的也只是给一个大概的策划方向,至于的执行还需要更专业的人来落实去。

陶堰往后一躺,施施然说:“那就看你的表现吧。”

“好吧!”霍百川轻笑一声:“我定就我定。”

但是现在既然排除了江州,剩的也就只有京城,沪市和闽南,考虑到历史文化氛围和民俗特,最终堰川地产敲定的项目开发地是在闽南。

考虑到通和城市动人的限制,堰川地产的考察组思量过后,最终决定把民俗商业街的项目暂定在京城,沪市,闽南和江州这四个范围。因为这四个省市是最近几年经济发展的最好的几个城市,同时也是外商来的最多,或者华侨祖籍最多的城市。

他这个人,如果让他想个什么赚钱的项目, 陶堰转瞬之间就能想三五个。让他想着去哪儿吃去哪儿玩,那就不在陶堰的专业领域了。

地的态度也足够积极合。至于剩的工作, 等到他假结束,自然会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去

两个人穿越过来这么久, 他们家满脑只有工作的陶总终于学会该偷懒的时候就要偷懒。

霍百川笑眯眯的看着陶堰,一双大手着陶堰的肩膀, 帮他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主要是考虑到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在外经商的华侨祖籍都是这一代。如今国招商引资的氛围郁,如果能够凭借民俗商业街的项目引到更多外商回国发展,开发当地经济,那就最好不过。

九十年代末期的z国正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全国各地的经济增趋势总上是于上升状态,但受限于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还是比不上国外发达国家。对于旅游消费这端需求就更少了。

“到时候也用不着我亲自盯着。”陶堰说:“聘请两个文顾问, 再招一帮专业的建筑大师,前期的民俗商业街该怎么筹建,是据古代建筑的样式建造新的街区, 还是在原有文建筑的基础上行修缮扩建, 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人给专业的意见。”

陶堰的思绪立刻被霍百川带跑了。不过他这个人向来对这些吃喝玩乐的事兴趣。从前也不实业,一门心思的钻研金和资本市场。对各地的旅游建设也没什么耳闻。霍百川忽然问他想去哪儿玩,陶堰一时间竟然被问的愣住了。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自己要去哪儿。

“这就没必要了吧?”霍百川摇了摇,哭笑不得:“分明就是陶总懒得费心,让我鞍前后伺候周到。”

只是这句话,陶堰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太对劲。却也说不哪里不对。

“你说得对。”霍百川笑着,认为陶堰说得对。

陶堰闻言莞尔:“也不算偷懒吧。我这叫人尽其用。”

“你定行程吧!”虽然很想跟霍百川积极探讨, 多刷一参与。不过陶堰思前想后,确实没什么灵

尤其是江州,因为堰川系总坐落在这个城市的缘故,近几年外商和外籍打工者特别多。如果不是考虑到江州向来贫瘠,历史文化底蕴并不厚,城市里的名胜古迹和文建筑也不算多,历史也算不上悠久——最多也就三四百年,民族氛围也不怎么郁,其实江州应该算是最合适的地方。

至于民俗商业街建成以后的招商和经营, 那就照后世最火爆的几个经典案例照葫芦画瓢就可以了。

陶堰和霍百川继续没完成的假之旅。另一边,堰川地产的考察组也开始奔赴各地考察旅游项目。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