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第22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兽难栖,人迹罕至,被称为鬼地。

本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季,一支秘鲁国家考古队辗转来到纳斯卡荒原。他

们在茫无涯际的荒原上考察了好几天,一路

所见除了沙石还是沙石,毫无半点收获。他们一个个疲惫不堪,眼看着

食品一天天减少,又寻觅不到水源,加上正逢七月流火的日子,他们全都口

干舌燥,心灰意冷,失去了继续考察下去的信心。

一天,晚霞灿烂,落日的余晖给纳斯卡荒原罩上了一层神秘庄重的色彩。

当考古队员们坐下来休息时,大家三三两两地仰卧在光滑的岩石上。其中有

一名队员出于职业习惯,无意地随手扒开眼前零零碎碎的乱石。突然,他眼

前一亮:石头底下隐藏着一条显然经过人工挖成的沟槽。他的惊呼声把

其他人从昏昏欲睡中唤醒了过来,大家再细细察看:沟槽里竟填塞着无

数像生锈的铁块一样的石子。

这一偶然发现,使考古队顿时意识到这将是一次不虚此行的行动,从而

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把干渴和疲劳置于脑后,立即紧张地投

入到艰难而有序的发掘工作中去。经过大规模的深入发掘,考古队发现这些

沟槽的深度一般为0.9 米,而宽度却不一样,有的宽度只有15 厘米,有

的却达20 米,尤其令考古队员不可思议的是:沟槽的形状和走向十分奇

特,有的舒展飘逸,有的短促顿挫,有的回环宛转,更有的似乎直通天际,

真是鬼斧神工,难以捉摸。

这些沟槽是什么时候由谁挖成的?起初,考古学家把这些沟槽

称为一个不知为何建造的巨大而玄妙的工程。后来,考古学家决定乘飞

机对纳斯卡荒原进行空中摄影和观察。当他们从高空向下俯瞰时,映人眼帘

的景象顿时使他们瞠目结舌:荒原上的沟槽不是原先猜测中的灌溉渠道,

也不是地表的裂沟,而是一幅幅绵亘无垠的图画!这些画的每一根线条,都

是把荒原表面的阳砾石挖开后形成的。其

中一些沟槽所组成的线条,平直而有规则,构成大大小小的三角形、

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和螺旋形之类的几何图案,好像是经过数学家精

心的计算才开挖的,极具匠心。例如:有的三角形图案大至几公里,而图案

设计的角度却很精确,误差仅仅在一分米之内;有的图案呈星状,线条向四

面八方放射,透出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