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二分之一剧透
  4. 二分之一剧透 第7节

二分之一剧透 第7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待国师推辞,温晏然就:“兄不问世事,一心想在天桴清修,朕也不好人所言,但有功不赏,难免令将士寒心,好在上国并非实职,不算违背朕当日在天桴中所言。”

大周惯例,除非遇上大朝会或者祭天一类的况,否则臣面圣时不必行大礼,温晏然抬手免了温惊梅等人的礼,向着对方笑:“昨日之事,多赖兄之力。”

池仪立时回禀:“是舍人。”

侍立于侧的疏闻言,不自觉地了一

她不提旁事,而是直接让疏写了一给温惊梅加官增邑的旨意,将人封为上国。

昨日之事到底与他相关,温惊梅此时过来,就是想了解一皇帝的意图。

温晏然扫一左右两人,微微一笑。

温惊梅默然无言,只得俯,对天行礼谢恩。

疏与温惊梅候在前殿当中,此地虽然不禁大臣谈,但两人都未曾开——在季跃的事去后,许多大臣在面对小皇帝时,态度便不由自主地更加恭谨肃穆了起来。

池仪本打算亲自请国师去前殿,却被温晏然止住,她神片刻,询问左右:“今日值勤的中书舍人是哪一位?”

等说完季跃等人的事之后,袁太傅便告辞离去,没过多久,外又传来通报,说是国师求见。

——上国属于武职,皇帝这么,等于把昨夜平定叛功劳中的很大一在了温惊梅的上,他虽不知天的真实意图,却总觉得有些不安。

——西雍作为皇帝的起居之地,除了寝,书房之外,还包括了办公议事场所。

温惊梅在被內监带到前殿而不是充当书房的侧殿时,心中就有所预,等看见中书舍人疏过来后,更是明确了自己的想法。

温晏然:“请国师去前殿。”

温晏然:“舍人,替朕拟一旨。”

这个人,施恩于季跃,从对方嘴里问了想要的秘密,又让袁太傅觉得自己是一个宽仁并乐于纳谏的君主。

然而即使如此,温惊梅也不愿领受。

在知这个消息时,池仪心中第一时间浮现了一个念:第三个需要被卖人的家伙主动上门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她的语气虽然温和,但其中的不容置疑之意却也格外明显。

中书舍人通常负责为帝王草拟诏令,温晏然让疏候在此,显然是有明旨要发。

在大周,上国属于荣誉职位,只有待遇,但没有实际职务。

素白的雪当中,红罗伞显得格外泽鲜明,温惊梅还未听见侍通传声便已站起相候,他认得那个打伞的人,是一名叫张络的小侍。

温惊梅知温晏然曾当着叛军的面说过会从轻发落,但照惯例,类似的谋反案件,多只会饶过从犯,但不会饶恕首恶,而季氏又是官宦世家,在建州的旧亲不少,说不定便会牵连过甚。

国师温惊梅看见这一幕,脑海中闪过一个模糊的念——这些天来,天倒是颇为倚重边新提的池张二人。

大周并没有明文规定宦官不得政,但士大夫集团对于皇帝让宦官担任显要职务的事,存在着烈的抵绪,甚至皇帝自己也认为,让宦官担任官要务,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

既然如此,索便人尽其用。

*

正值国孝期间,而国师又是天官之首,衣饰素淡,拜之时,令人想起一只展开了雪白翅膀的瘦鹤。

既然回答的是池仪,温晏然便嘱咐对方:“那就宣舍人她过来。”

作为一个被剧透过后续支线剧的读者,温晏然目前可以算是整个世界上,对池仪与张络两人了解最的那一个,他们能成为相权宦,必定心思缜密,时刻留意朝堂中事,张络不回答,多半不是因为不知,而是因为觉得不该由自己说。

温晏然静静注视着与自己自同族的远方堂兄,倘若将大周比作一艘将要沉没的大船,作为国师的对方,因为其职位的特殊,基本没有从船上离开的可能。

温晏然没传步辇,扶着池仪的手踏雪而至,后跟着八位手持拂尘等人。

她被评论区剧透过袁太傅是忠臣,为了充分贯彻自己的穿越目标,迟早

天上飘着小雪。

正常来说,新帝颁布的第一诏书应当是即位的恩赦诏,不过考虑到昨夜的禁军谋反事件属于特殊况,温晏然这边可能会像之前提郑引川等人一样,先拟旨,确定该如何置这群人,等登基大典之后,再行宣告天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