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霓裳铁衣曲
  4. 第439节

第439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使君!”冯盛低声:“您还记得前几日安王侍郎信中提到的那件事?”

现在院门,他看到杨全盛正在午睡,赶忙停住了脚步。冯盛迎上前,压低声音:“外间有事?”

“你放心,我早有准备!”

听到冯盛这番话,杨全盛不由得。当时的岭南地区除了自然条件恶劣之外,还居住着大批少数民族。梁侯景之后,在岭南颇有威望的陈霸先兵北征,而当时岭南望族冯氏纠和各,参与了陈霸先的军队,并为其建立陈朝立了汗功劳。而陈朝也投桃报李,对岭南冯氏为首的当地豪族给予了政治上的回报。隋灭陈、唐平定南方时,岭南冯氏为代表的当地豪基本都对胜利者恭顺,没有持抵抗。而隋、唐统治者也承认了岭南豪族的各项政治经济特权:即析

“他在范好好的,与我风不相及,儿跑到广州来作甚?”杨全盛站起来,胖的摇晃了两,来回踱步,面上厌烦之:“真是可恶!”

“王侍郎?你是说……”杨全盛拍了一脑门:“我想起来了,王文佐要给他儿谋一个州刺史,难这么快?我连朝廷的文书都没有接到呀?他人就来了?”

光透过架,洒在广州刺史,岭南五府经略使杨全盛的脸上,留班驳的痕迹。架上已经结满了果实,不过大多数都还半青半熟,引来不少蝇虫盘旋,发嗡嗡的声音。每当有蝇虫要落到杨全盛的脸上,冯盛便挥舞着拂尘,将蝇虫赶走,以免惊扰了上司。空气中弥漫着的香气,院里静谧的很,只有蚊蝇飞行的嗡嗡声,偶尔会传来一鼓声,那是在牙兵在校场箭的声响。

“河间郡王?”杨全盛立刻清醒了过来,他睁开睛,接过名刺仔细看了看,然后放到一旁:“只能是那个河间郡王了?”

“嗯!”杨全盛一坐回胡床上,沉重的压得胡床发咯吱咯吱的声响:“该死,若是真的这样,那岂不是麻烦了。虎父无犬,有这样的老,儿肯定也不好相与。州又是那个样,也不知怎样才能打发过去!”

州刺史的确和广州刺史不冲突,可要是更一步呢?”须陀冷笑了一声:“这位才刚刚到任一年吧?你喜一任没完就被人来?”

“使君,您忘记了?此人行事一向人意料!”冯盛低声:“若是以常人料之,只怕会差错!”

“只能是那位了!”冯盛

“遵命!”贺云低声:“那是否要什么准备?”

“所以我们要小心行事!”须陀:“这样吧!明日你去一趟经略使府,先投一份名刺!”

岭南五府经略使府。

“河间郡王的儿?”冯盛吃了一惊,他虽然世居岭南,但只要不是聋,自然知这名字背后代表什么,赶忙接过名刺,回到杨全盛旁,先轻轻推了两对方的肩膀,然后低声:“使君,使君!”

“这?”

“使君,您多年宦途,应该很清楚岭南这里与地不同。其地与安相距遥远,使发必数月后方到。且五岭之南,人杂夷僚,不知礼义,以富为雄。为守官之人不可以文法拘之,须因地制宜,约之以诚信,示之以恩威,方可安。既然河间郡王要让儿州刺史,不如便让他去,若是平定事,您也有功劳;若是败了,也怪不得您,朝廷那边也有话说!”

“外间有人投名刺求见!”冯盛双手呈上那名刺:“那人自称是河间郡王之!”

“哦!”杨全盛打了个哈切,睁开了睛,他的发稀疏,脸光胖,看上去疲惫而又温和,但冯盛心里清楚这个人的锐,那些因为外表而轻视了他的人都付大的代价:“冯记室,有什么事吗?”

“岭南五府经略使是由广州刺史兼任,元宝的是州刺史,这又没冲突呀?”贺云问

“使君,其实照我看这倒也未必是坏事!”冯盛笑

“为何这么说?”杨全盛问

“嗯!有人投递名刺!”家小心翼翼的从袖中一支名刺:“自称是河间郡王的儿!”

个位置的都不是等闲人,不但朝中有人,自己也是有手腕的。父亲要把元宝来当州刺史,他只怕已经听到风声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