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霓裳铁衣曲
  4. 第441节

第441节(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命令士兵们好戒备,表明我们的份,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动武!”

冯盛摇了摇,他虽然世居岭南,但却没来过州,须陀叫来王询问。王笑了笑:“回禀二位公,这州是很大的,而且临近海边和山里可是相差大得很!”

“原来是冯公的孙,失敬了!”小舟上人听到冯盛的份,脸大变,赶忙:“还请随小人港!”说罢,便招呼手调转船,替船队引

“嗯!”须陀看着那奔涌海的大河,意识的,远航万里的他自然比冯盛更懂得这样一条大河的可贵,由于从河中上游裹挟的大量泥沙和有机质的缘故,这的渔获会特别丰富,而且会现广袤沃的三角洲,是发展农业的上等地带。更要的是,河还会提供天然的便捷通,可以很容易获取广大陆地区的产,更不要说冯盛说的一年三熟的稻米了。

冯盛并不是太理解须陀话语的意思,但有一是确定的,他乘坐的船的确很快,当离开广州后的第五天,桅杆的瞭望手大声叫喊,当他看到棕黑的陆地逐渐从海平面升起时,冯盛觉得泪从自己的脸颊落。

“话也不能这么说!”须陀笑:“此番若能事成,岂不又是一番佳话?”

“那,那为什么不靠海岸近一些?岂不是更安全?”冯盛问

“祖上留的一虚名,儿孙不肖,着实惭愧!”

“不是说州这边战吗?怎么这里却看不到一世的气象?”贺云问

在引航船的引导尾鲸号开始缓慢的向河驶去,沿途须陀可以清晰地看到河两岸到是村落和开辟的稻田,虽然已经是快十月了,但稻田里却是刚刚的稻秧,不断有竹筏和小舟驶过,上面堆满了各瓜果朵,有些胆大的还靠近尾鲸号,上面的衣着清凉的女举起各果蔬向船上大声叫卖。

“那可未必!”须陀:“我们的船大、吃,距离海岸近的地方风向变化多,暗礁也多。如果我们的船队贴近岸边航行,固然可以看的更清楚,但也更容易撞上礁石。而且为了避免被海风上礁石,船只也不敢升太多帆,所以航速反而更慢。距离海岸线远一,就不用担心这些,反而更安全,速度也更快!”

“这样最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听王解释,须陀和贺云才知州的地理与中原大异,整个州其实就是一条临海的狭平原,往陆走不远便是连绵的山脉,满了绵密的亚带森林,基本都是当地土著豪的地盘,中原州府能够控制的也就是极少数山间盆地和沿海的平原,而河所在的红河海三角洲地区是这条狭平原最大的一块,地有两三百里,而其他地方最也不过百余里,浅的也不过四五十里罢了。这其他的地形让州的沿海和陆几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哪怕相距不过二三十里,但就完全是两个样。像他们抵达的红河三角洲产丰饶,商业繁盛,又是唐人统治势力最集中的地区,自然看上去一副太平景象。

“我们的运气真不错!想不到这里的港还在朝廷的控制之!”看着前舟楫林立的码,须陀:“还有,这里真的很繁荣,完全,完全不像是……”“蛮荒之地!”冯盛接上了须陀没有说的话:“没来过的人这么想倒也不奇怪,但其实州在整个岭南曾经是最繁盛的,即便是现在,也仅次于广州!你看到远的大河了吗?大河两侧是无尽的沃野,只要开垦,稻米一年三熟,若是只算这方面,就连广州也比不上!”

“我们是从广州来的,奉五府经略使杨全盛杨使君之命,我便是府中的记室冯盛!”冯盛站在船首大声喊:“家祖冯盎,家父冯智彧,为合州刺史!”

船队降了大分船帆,降低了航速,这是一没有敌意的表示。靠过来的是两条桨划船,只有七八米,灵活而又便捷,在整个华南地区都很常见。站在船首的是个着青袍的小吏,对最前面的尾鲸号大声叫喊。

“元宝,你现在还责怪父亲让你来这个州刺史吗?说实话,看到这里,我都有些羡慕你了!”须陀喃喃自语

“将军,有小船靠过来了!”有军官大声喊

“岭南冯氏,果然名不虚传!”须陀翘起了大拇指赞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