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该怎么他们都一清二楚。
他们家的院不大,借来的桌椅板凳都已经摆到了门外的小径上,一共摆了五桌。
孙大娘相熟的婶都来帮忙了,也都带了些什么东西,几个
,几块白布之类的。
更多的人都会在中午才过来,上午时间他们要把棺木葬。
陈庆作为孟涛的未亡人,是能选择自己不
孝的。
在洛河村这一带的风俗里,死了丈夫的女和夫郎,都可以选择自己要不要
孝,因为如果为前夫
孝,日后要再嫁,就会冲撞后来的夫家。
洛河村为亡夫过孝的,只有孙大娘一个人,因着这件事,孙大娘跟娘家闹了不小的矛盾,很多年都没有再往来过了。
孙大娘想起昨夜陈庆跟她的对话。
她看着陈庆准备好的孝服和孝帕,还有他自己搓好的麻绳,孙大娘拦住他:“阿庆,你不用到这一步的,听娘的话,不要
孝,更何况你连涛
的面都没见过,没有必要
到这一步。”
陈庆却摇:“要
的,娘,我把您当我亲娘了,我不给他
孝,难
要让您来吗?这样他走了也不安稳的。”
孙大娘劝了他很久,最后还是犟不过他,只能随他去了,所以今天陈庆穿着白的孝服,孝帕
在
上,腰上系着麻绳,他跟在端工的
边,
合着他们。
孟涛的棺材停在堂屋里,陈庆跪在蒲团上,面前是一个火盆,火盆里是袅袅燃着的纸钱。
在还没上山的时候,若是亲朋好友愿意,也是可以来为他烧纸钱,上一炷香的。
只是从晨起到该门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给孟涛烧纸钱。
陈庆看着面前的火盆,伸手从旁边又给他烧了一些,他们虽然有夫夫之名,可连面都没见过。
不知到底是他更悲哀还是孟涛更悲哀。
想着想着,陈庆便涌一些泪来,像是为孟涛哭,也是为自己哭。
这是陈庆办的第四次丧事。
第一次是他的爹,第二次是他小爹。第三次是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妇人,那是陈庆把自己卖了的第二年,人牙带着他去了很多的地方,没人愿意买他,后来是一个老妇人,愿意把他带回去,说是给自己的孙
当夫郎。
当时定金都已经给了,老人家还给了他一个自己的荷包。就在陈庆收拾东西准备跟着他去的时候,却突然
了意外,老人突发急症,去世了。
陈庆的份就很尴尬,他是后来才听说老人家的事
,说是老人家的儿
早早地没了,儿媳妇早就跟人跑了,唯一的孙
被征兵走了,老人家想着自己可能撑不到孙
回来,所以想给他找个夫郎在家里等着他。
一向不说话不
跟人打
的陈庆破天荒地求了人牙
,说反正收了定金,能不能让自己去给老人家送个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