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北京镜鉴记
  4. 第11节

第11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三娘笑了起来:“原文应该是‘居必以正,所以防匿也,行必无陂,所以成德也’吧,这是说走路的时候不能歪歪斜斜,不是在说脸啦。”

十三娘笑着回答:“就算剑术有成,只要气数未尽也不能擅害人主,那关系到天苍生,岂可儿戏?至于专诸、聂政之类,不过是义气所至,都是血好汉,和剑术没什么关系。若是那般都叫剑术,那世间拼死杀人的,都是会剑术了。”

刘鉴听了这番话连连,大生知己之:“受教了。在从书中读到剑侠的时候,总觉得前后矛盾之甚多,以为都是小说家言,不足取信,今日小之语,使我茅顿开。”

刘鉴心说,哦,原来这就是那个让骆叔同害怕的丫鬟了,不禁好奇之心大起。

十三娘认真地回答说:“师父曾说,世间有几‘闲事’是我辈中人必须的。一是地方官残百姓、贪贿害命的;或者官员谄媚天、戕害忠臣的;还有边疆将帅贪污军饷、卖国求荣的;有监考官员私通关节、混淆黑白,使良材沦落、才蒙屈的。这类人才是我辈所必诛者。象那些油官吏、地方土豪、响盗之,有国家法度去制裁;民间的忤逆、作犯科之徒,他们自有报应,便不关我辈之事了。”

刘鉴“哈哈”大笑:“小说得不错。在还有一事不明,既说怕为心术不正之人妄用,历代传严法,但不知都有哪些规条?”

骆叔同说:“我没骂她呀,我哪敢……嘛骂她?那是皇后娘娘《女训》上的话……”听气象是辩解、训斥,可看表却有想往自己妹背后缩。

“皇后娘娘就能骂人了吗?!”

“不是……”捧灯看到刘鉴等人已经赶了过来,心一宽,知自己没有命之忧,脸好看了很多。可他脖领还是被人揪得死死的,仍然不敢放肆。

骆叔同在前,刘鉴和十三娘在后,急忙走过去看个究竟,刚绕到太湖石背后,就见到捧灯被一个人揪住领拎在半空。那人正好背向着他们,刘鉴看不清是谁,只觉得貌似是个女,但是量颇

十三娘笑:“大人能从书中读到的剑侠故事,恐怕确实都是小说家言呢。”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师父对我说,自黄帝从九天玄女求得兵符之时,便有剑术传了,黄帝之臣风后就曾研习过剑术,因此才能破了蚩尤。黄帝因剑术神奇,恐为心术不正之人妄用,因此立严规,每代只能寻些诚实君传心授而已。所以说此术不曾绝传,也不曾广传……”

那女接着骂:“你说我不分尊卑,可我家老爷总拿一些我听不懂的话骂小,象什么‘行必无’,骂小没脸没。我家小天仙似的人,从来循规蹈矩,怎么能让一个臭男人这样呵斥?”那女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太湖石上划。这指力真是非同小可,的太湖石在她手指就象是豆腐一样,石屑纷纷洒落。

?那敢问剑术始于何时呢?”

刘鉴站起来,地一鞠:“此时月朗风清,不知是否有幸一睹小的秘技?”

刘鉴一边听一边摇:“说句不好听的话,各门各派都喜上附先贤,就连皇家都不例外,李唐皇室还说自己是老的后裔呢。就在读过的书中,黄帝破蚩尤有法门,但没有一提到过剑术。”

“哦,”刘鉴更来了兴趣,“那么小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

刘鉴:“如剑术真始于秋之时,那么太史公作刺客列传,想来都是剑侠所为了?虽然荆轲刺秦王失败,也可说他剑术未成,书中其他几个刺客,多是会剑术的了?”

“就是,”有妹撑腰,骆叔同的了一些,“为女,本就应该……”

十三娘莞尔一笑:“妾前言书籍不可尽信。但这些话,都是师父告诉我的。”

捧灯的摇晃得好象拨浪鼓,混地分辩:“不是……没有……”

捧灯两手抓住那女的胳膊,两条不住蹬,连哭带喊,鼻涕得到都是。那女扯起捧灯的衣襟,在他脸上胡抹了几把,恶狠狠地问:“就是你说要来教训我的么?”

十三娘微微一笑:“看来大人想见为实,那妾就只好献丑了。”说完话,正要提裙阶,忽然看到园里的家人们纷纷接耳,都朝一个地方看去。十三娘神这么一转,凉亭里两个男人也都察觉到了,站起来远望。只见园北一块太湖石后面围着好几个人,还隐隐有哭嚎之声从那里传过来。

“就书上所载,大概《吴越秋》上说越女得袁公传授剑术,是最早的源了吧。传此书为东汉赵晔所著,即便所言不实,也可知剑术之源,最迟不过东汉。”

“是谁告诉你说我没大没小的?”那女一手拍打太湖石,一手拎着捧灯:“是不是那几个事的废?”话音未落,周围看闹的仆人都是朝后一缩。

可是他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