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北京镜鉴记
  4. 第11节

第11节(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脚程还快,虽说不能真的“御风而行”,也肯定快过了工曹的奔。可是十三娘没来,只有瑞秋一个到了柏林寺——知客僧一说的女,刘鉴和捧灯就都知是她了。

主仆二人拐后院僧舍,远远地就看到瑞秋一短打扮站在大雄宝殿旁边——不过两年的功夫,她现在得比刘鉴都要了——大概是为怕路上扎,还用块素巾裹住了发。刘鉴正往前走,捧灯却朝后缩:“爷,我就不去见她了吧。”

刘鉴转朝捧灯一瞪:“你但凡别嘴欠,她也不会打你。”

捧灯满脸委屈地眨眨睛:“这丫跟爷您还有骆小不一样,她不读书,不懂好赖话,我夸她她也当我在骂她。”刘鉴撇撇嘴:“她不懂好赖话?是你不会说好赖话吧。算了,不想见她就暂且不见,你赶去工曹通知宋大人一声,叫他去禁城工地附近等着我。”

捧灯如蒙大赦地转就跑。

刘鉴突然想到了什么,朝着捧灯的背影喊一声:“别忘了带上那个箱!”

“遵命!”捧灯答应着,一溜烟地朝斜刺里逃去了。

知客僧把刘鉴带到大雄宝殿旁边,双手合什,唱个佛号就离开了。瑞秋走近来朝刘鉴一福:“刘老爷。”刘鉴问她:“骆小就派你一个来的吗?燕明刀可捎来了?”

瑞秋皱了皱眉:“刘老爷吩咐的事,我家小怎么敢不亲自去办?可是咱们沿着运河北上,跑到半路,在东昌府附近,小突然就停了脚步,把东西给我,说:‘有人追来了,我得拦阻他一阵,瑞秋,你先去北京城,把东西给刘大人吧。’”

刘惇

刘惇字仁,汉末三国的数术家。《三国志?吴书》里记载说,刘惇本是平原人,为避战祸南渡江,依附庐陵太守孙辅。据说他“明天官、达占术”,逢有旱贼寇,全都能够预先料中,因此被孙辅拜为军师,军中将士全都很尊敬他,称他为“神明”。

某一年星象有所变化,孙权找人去问刘惇,刘惇回答说:“这预示着丹杨郡会。”孙权问:“什么?”刘惇说:“客胜主人,到时候您就知了。”时隔不久,果然丹杨太守孙翊(孙权之弟)被将边鸿所杀。

据说刘惇把自己的术数经验记录来,写成百余篇文章,但他敝帚自珍,从来不拿来给人看,也不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谁。《三国志》里对他的介绍非常简略,没有人知他的场究竟如何,是否好死,以及死的时候多大岁数。

第十三章 万岁山(1)

刘鉴听瑞秋说十三娘去拦挡追兵,于是五指笼在袖中掐算,脸上慢慢浮起了微笑,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是袁忠彻追来了……嘿,燕明刀都离了京城,才想通其中关窍,这家伙果然是废一个。”

“谁?您说谁是废?”

“哦,放宽心吧,你家小不会有事儿,”刘鉴朝瑞秋伸手来,“东西在你上吧?”

瑞秋,从怀里摸一个小锦开封的带,倒提过来,“叮当”响,就把四枚刀形的青铜古币倒在刘鉴手掌上。

等他们两人赶到禁城工地的时候,捧灯和宋礼早就在那里候着了。看到捧灯,瑞秋居笑咪咪地打招呼:“捧灯哥,小半年没见,你怎么不个儿呀?”

【1】【2】【3】【4】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