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4. 第22节

第22节(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悰:“想啥呢?这么专心!”

杜悰:“我有个主意,但你肯定不会采用。那就是,推荐他御史大夫。”

名单来后,段文昌暴怒不已。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李宗闵:“我和他的关系越来越不洽了,实际上就从没有洽过。”

此时,他正要去蜀地剑南西川节度使。走之前,他联合了李绅、元稹(皇帝喜的诗人兼翰林学士,与李宗闵有过节),以及刚刚步仕途的李德裕(翰林学士),在皇帝那里告了一状。穆宗也很生气,诏叫白居易等人复试新科士。经重新考试,李宗闵的女婿等人全被刷

段文昌队伍中的青年李德裕,很快变成这一派的领袖。念念不忘元和三年事件的德裕,他一手,就显示打击政敌时的冷酷无。事件发生后,李宗闵被贬到外地为官,从此“德裕﹑宗闵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党得势时,尽驱李党到外地;李党得势时,又会把党成员全朝廷。

在庙里,作为死鬼的薄太后又叫来了一批死鬼作陪,其中包括“狭腰面,多发不妆,衣青衣”的戚夫人﹑“柔肌稳,貌舒态逸,光彩远近,多服绣”的王昭君、“纤腰修眸,仪容甚丽,衣黄衣,冠玉冠”的杨贵妃、“短发丽服,貌甚,而且多媚”的绿珠等人,甚至还有当朝皇帝的妃

李德裕跟僧孺的关系同样形同火。

李宗闵:“你猜。”

御史大夫被唐人看重,相当于副宰相。

僧孺答:“今皇帝为先帝(德宗)。”

李德裕在扬州为官,李宗闵在湖州为官,两人针锋相对。李宗闵被调往东都洛任新官,李德裕到不安,修书向李宗闵示好。但后者不接受,在去洛的路上,特意绕过必经之地扬州,而不跟李德裕见面。但没多久,李德裕任命为宰相,过洛,李宗闵同样到不安,给李德裕写信,表示想见一面。李德裕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们之间,倒也没什么太大的怨恨。不过呢,见面同样也没更充足的理由。”

宴饮中,薄太后问:“今天是谁?”

某。这时递条的还有刚刚写“锄禾日当午”的大臣李绅。

李宗闵思忖良久,最后答应了。于是,杜悰跑到李德裕那里,把李宗闵打算推荐他御史大夫的事讲明,李德裕喜不自禁。但后来,党要员杨虞卿知了这件事,断然否决了这个提议。李德裕得知后大怒,从此“二李”老死不相往来。

酒酣之后,薄太后问:“

没想到,钱徽没买段文昌和李绅的账,最后录取了跟自己私不错的大臣李宗闵的女婿、杨汝士的弟弟等人。而李、杨刚好是这次考试的副考官。

到唐文宗大和年间,两党争斗化阶段。

前面说过,虽叫“李党争”,但实际上党的号领袖不是僧孺,而是李宗闵,所以叫“二李党争”更为适合。关于“二李”的关系,唐人笔记《幽闲鼓》曾有一段记载,大意是:

当时,现了一篇叫《周秦行纪》的志怪,以僧孺第一人称自述的吻,讲述其在德宗贞元年间士落榜后返回故里途中夜汉文帝母薄太后庙的离奇遭遇:“余真元中,举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鸣皋山,将宿大安民舍。会暮,失不至。更十余里,行一甚易,夜月始,忽闻有异气如贵香,因趋行,不知厌远。见火明,意庄家,更前驱,至一宅,门若富家……”

杜悰:“又在想李德裕了吧。”

另一传说,李德裕和李宗闵之所以火不容,跟李宗闵忌惮李德裕的铁腕与能力有关。李宗闵宰相时,李德裕正担任兵尚书。有一天,京兆尹杜悰去拜访李宗闵,看到李愁眉不展。

杨贵妃大笑:“沈婆儿也?大奇!”(德宗的母亲沈后即传说中的江南女沈珍珠,“安史之”中失踪。)

除白居易(党骨的亲戚,被李德裕视为党外围人,而终生不喜白居易)等少数几人外,中晚唐的几乎所有重臣和诗人都卷了“李党争”。

段文昌带着儿段成式心满意得地去四川上任了,但朝廷上从此留了一个烂摊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