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劝娘和离之后(科举)
  4. 第311节

第31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昭宁三年,盛言楚以思母为由,上书新帝准他辞官,新帝不准,盛言楚只好继续呆在吏尚书之位上。

梁杭云语气淡淡:“他是个痴人,考了二十多年才考中秀才,去年我回老宅给我爹娘上香,不巧碰见他了。”

盛言楚写得字字人肺腑,就连一向铮铮铁骨的詹全读完其中一封信后都哭成了泪人。

话题一旦沉重,两人的醉意开始往上涌。

又三年,盛言楚再次请辞,昭宁帝这次不仅没,另将盛言楚从吏挪到礼

昭宁帝还想挽留,盛言楚一气往金銮殿拉了一车的思母信,信是这三年为官期间写得,无不在表达程娘已不年轻,而他相隔两地无法尽孝。

乐骁太上位后,年号为昭宁。

是六之首,虽在礼同样是尚书,但这里可不尽相同,就在朝官以为昭宁帝气恼盛言楚一而再再而三辞官懒怠之举而贬低盛言楚时,昭宁帝忽了一圣旨。

递上去后,满朝哗然。

“记得。”盛言楚背靠在石椅上,目光盯着院中某不动,思绪早已飘到过去。

两人从幼时聊起,有那年大雨梁杭云狼狈的恳求盛言楚救他两个妹妹的事,有素姑娘胡搅蛮缠时,两人不怕死的闯到素姑娘家中说理…

说完辛华池,两人还聊到了陆涟,对于疯癫的陆涟,盛言楚心里很不是滋味,问梁杭云可知陆涟后来有没有回静绥,梁杭云摇说好像没有。

——聘翰林院掌院梁杭云为帝师。

“还记得在县试时陷害你夹带的辛华池吗?”梁杭云狭的眸半眯着。

说起往事,盛言楚慨不已。

“这就…”盛言楚啧了声。

“犹记得那年杭云兄上京和我同坐李家老祖宗的轿时,你还问我农家是否能当帝师…”

盛言楚十几岁仕,三十多载的光都付诸在朝堂上,这会想辞官孝母,昭宁帝若还拦着不让,岂非让天人寒心,不得已,昭宁帝只好批盛言楚的辞官折

昭宁帝意让盛言楚和梁杭云同小太的老师,没想到盛言楚又要辞官。

就在朝中人造谣盛言楚拉帮结派时,盛言楚再次请辞。

佐新帝,在这之后还另颁了一圣旨。

盛言楚静静听着,梁杭云嗤笑一,续:“得亏你没看到他那副嘴脸,都四十好几了还对当年被康夫赶走的事耿耿于怀,你说可笑不可笑?”

宴席还没散,两人只好抹了一把脸,由着妻搀扶着往席上走去。

“恭喜杭云兄如愿以偿!”盛言楚笑意晏晏地举杯恭贺。

圣旨有云,命礼尚书盛言楚,翰林院掌院梁杭云,通政司主使应玉衡以及大理寺卿夏修贤四人阁听政。

不过昭宁帝还抱有侥幸心理,并没有让人撤走盛言楚的大学士和帝师之位,遥遥盼着盛言楚去西北探望程娘后过个三五

梁杭云已有四十多岁,可面容依旧俊俏如当年,胳膊肘怼了盛言楚的,梁杭云满脸喜庆。

了一会凉风,华宓君和李婉带着丫鬟过来寻各自的丈夫。

梁杭云着实兴,席上喝了好几盅酒,此刻醉醺醺的。

-

君令在上,四十五岁的盛言楚不得不暂时打消带华宓君西北定居的打算。

想到自己被辛华池冤枉而哭鼻,盛言楚不由羞赧,扭睨向梁杭云:“你莫不是见过他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昭宁九年,四十八岁的盛言楚得帝心,成为大学士后,盛言楚向昭宁帝举荐多名年轻人阁参议要事,其中就有走科举之路成为人上人的盛阿九以及盛允南的两个儿

-

-

还有昔日的同窗,吃零胖到被康夫着节的祝永章,俞庚、俞雅之等等人。

两人相视一笑,旋即都放酒杯,背着屋还在推杯换盏的同僚们偷溜到后院亭中乘凉。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