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帝国哪个阶层的人,都能背诵白居易的诗。作为一个诗人,还有什么比这更叫人
兴的呢?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此时武宗死,宣宗即位,还没改年号),七十五岁的白居易病逝于洛
。朝廷赠尚书右仆
。诗人一去,唐朝诗坛空了半边。白居易作何想法?还好,为他写墓志铭的人叫李商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雪,能饮一杯无?”这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一首小令。可是,也许就在这短短的行间,包
了他一生的梦想、痛苦、
愉和叹息。唐宣宗即位之初,有意起用闲居洛
的白居易为宰相。但诏书还没发
去,白居易去世的消息就传来了。宣宗伤
不已,提笔写
《吊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
解
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双鱼座李白,瓶座杜甫
古代文人成名何其难!在没现代传媒的况
,靠着
笔在纸上写诗文的他们,通过
相传,仍能“名播海
”,可见优秀到什么地步。李白就是这样的人
。当然,杜甫也是。但在生前,跟李白比,他的名气差多了。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和杜甫相遇于东都洛。
后来人们对此有至的评价,认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令人心
的相遇。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
上称为诗圣,一仙一圣的碰撞,太激动人心了。于是就说,李白和杜甫惺惺相惜,从此结
厚的友谊。
真的是这样吗?
年岁小的杜甫对李白的无限景仰是真的,他一生中写了很多诗献给李白,比如《饮中八仙歌》《赠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等。
李白呢?
似心不在焉,写给杜甫的诗寥寥可数:《戏赠杜甫》《沙丘城寄杜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戏赠杜甫》中还把杜甫轻嘲一番:“饭颗山
逢杜甫,
笠
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不过,《酉杂俎》独家披
了李白写给杜甫的第四首诗:李白名播海
,玄宗于便殿召见,神气
朗,轩轩然若霞举。上不觉亡万乘之尊,因命纳屦,白遂展足与
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遽为脱之。及
,上指白谓力士曰:“此人固穷相。”白前后三拟词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赋》《别赋》。及禄山反,制《胡无人》,言:“太白
月敌可摧。”及禄山死,太白蚀月。众言李白唯戏杜考功“饭颗山
”之句,成式偶见李白祠亭上《宴别杜考功》诗,今录首尾曰:“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山将落日去,
共晴空宜。”“烟归碧海夕,雁度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故事有两个看:一是放旷不羁的李白叫
力士为他脱靴
;二是李白与杜甫的关系问题。关于
力士为李白脱靴
这件轶闻,只见于《酉
杂俎》,后被人广泛引用。但最令人关心的还是李杜的关系。
段成式自述,他偶然在李白祠亭上见到一首《宴别杜考功》,首尾句如
:“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山将落日去,
共晴空宜。”“烟归碧海夕,雁度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但即使加上这一首诗,也不过四首而已。何况,南宋学者洪迈认为《戏赠杜甫》一诗并非李白所写,而是好事者为之。他甚至认为《宴别杜考功》中的“杜考功”也不是杜甫。那么,
洪迈的判断,李白只给杜甫写过两首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