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古董局中局(出书版)
  4. 第15节

第15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我俩对峙了一阵,郑国渠大概觉得反正我也跑不掉,就退了一步,让我继续写,郑重在门看守,然后他自己走了去,说去给我取来。

里搁着一张纸和一堆灰白碎片。我一看到那些碎片,脸顿时难看起来。那些是镜的碎片,而能被郑国渠特意拿过来的,毫无疑问是那面海兽青铜镜。

“我要的东西呢?”我也毫不客气地回去。对郑国渠这样的枭雄来说,低眉顺只会被他吃得死死的,我得利用手里的优势,争取有利位置。

想到这里,我脊背一阵发凉,不知这个推测是杞人忧天,还是黄克武这个人算计太

但黄克武还是不放心,便把黄烟烟派到我边,名为协助,实为监视。送我的那个青铜环,想必也是故意让人误会他要招我为孙女婿,好掩人耳目吧。

目前我所知镶银笔记,一共有三本,一本记载了白字门的鉴古技术;一本留在日本,据说是木有三亲笔所写,容不详;另外据付贵的说法,还有第三本笔记,在许一城死后不知所踪,写的什么容不清楚。据我的推断,剩两本笔记里,很可能是记录着木和许一城1931年7月到9月这期间发生的事

这三本笔记外貌都一样,都是粝的,四角嵌着莲银,光看封没什么区别。黄家那次派人去我家里偷东西,恐怕是误以为我家里藏的是记录1931年之谜的笔记,结果拿到手一看,发现只是用不大的《素鼎录》——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那么痛快地把笔记还给了我。

两个

得着金属带勾,所以青铜带勾是份地位的象征。在一个有青铜带勾作为陪葬的贵族墓里,他们居然只拿到两个陶壶,恐怕那个墓早已有盗墓贼光顾,把大分值钱的都卷走了。

想到这里,钢笔的笔尖猛然一顿。我突然想到一件事:黄家偷那本《素鼎录》,真的是为了得到白字门的秘籍吗?

被我说破了尴尬,郑国渠也无心再盘问。他让郑重拿来一叠题印着“郑别村农用机械加工厂”红字的信笺、一支钢笔和一瓶墨:“你就在这里把《素鼎录》默写来吧。”

我“啪”地把钢笔搁:“不行,你现在得拿给我,不然我一个字都不写。”

郑国渠晃了晃匣:“都在这里。你写完了自然给你。”

我眉一皱,当初付贵可没提过这个细节。这镜里可能存有重要线索,不知碎了以后,那些线索是否还在。我小心地用手指去挲那些青铜,把残片一一拿起来看。在其中一片比较大的镜背碎片上,我发现有些浮雕字形,连忙去看其他的,很快被我找到三四片可以拼接到一起的,已能勉分辨两个残字。

“我从付贵那里买来的时,已经是这副模样了。”郑国渠说。

我听药不然说,五脉改组为鉴古学会以后,各家都有意识地跟大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不断有新的鉴伪手段被开发来——其中尤以黄家和药家最为用心,因为科技对鉴定青铜、玉和瓷特别重要。一本民国时期的《素鼎录》对黄家来说,究竟有多大意义,这个实在很难讲。

“你写多少了?”他劈就问。

我唯一的顾虑,是郑国渠学到了这些东西,造更多赝品,违背了我不碰假货的原则。于是我没有默写原文,而是把加密的文字默写来。如果我不说密码,郑国渠就和黄家一样,偷了也是白偷。

办公室只留我一个。我铺开信笺,一笔一划地写了起来。《素鼎录》虽然是白字门的秘籍,但我并没有把它捂在手里的心思。鉴古技术日新月异,造假技术也不断创新,《素鼎录》里虽然有些好手段,但早晚都会过时,这时候再讲究什么不传之秘,未免太落后于时代了。

“我要先看。反正我在这里又跑不了,说不定你的东西里有我想要的,我一兴多想起来几条。”我索笔,双手抱在前看着他。郑国渠知我跑不了,于是只狠狠瞪了一,没再持。他带来的匣,是个小檀木匣,外画的是鸳鸯戏图,用指一推,盖就缩了回去,颇为致。

黄家对1931年之谜如此张,要么是急于知什么,要么是急于掩盖什么。无论是哪一,我都绝不能在他们的视线继续追查,这次摆脱黄烟烟,正是个好机会。只是跟着郑国渠这么个危险分,不知是不是正确选择。

郑国渠:“写完我自然拿给你。”

“那么我要的东西呢?”

我埋写了大约一个多小时,门被推开了,郑国渠夹着一个木匣来。

“爷爷,您到底了什么事啊……”我仰起来,向着天空喃喃自语,觉有一张隐约可见的大网笼罩过来。

我估计,就连那个盗,都是老。郑国渠他们动手晚了,只是利用这个通去捡个漏而已。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