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前汉通俗演义(上下)
  4. 第四回 误椎击逃生遇异士 见图谶遣将造长城

第四回 误椎击逃生遇异士 见图谶遣将造长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太清,时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

不意仙窟竟成盗薮,灵沼变萑蒲,都有几个暴徒,亡命兰池中,昼

迹太觉离奇,免不得诧异起来。且看他行往何,作何举动,一面想,一面也即桥,远远的跟着老人。走了一里多路,那老人似已觉着,转复来,又与张良相值,温颜与语:“孺可教!五日以后,天平明,汝可仍到此地,与我相会!”张良究竟是个聪明的人,便知老人有些来历,当即跪应诺。老人始扬自去,张良也不再随,分投归寓。

再说始皇自上党回都,为了博浪沙一击,未敢远游,但在中安乐。一住三年,渐渐的境过迁,又想游幸。他以为京畿一带,素为秦属,人民向来安堵,总可任我驰驱,不生他变,但尚恐有意外事,特屏去仪仗,扮作平民模样,微服,省得途人注目。随带着勇士四名,也令他暗藏兵,不形迹,以便保护。一日正在微行,忽听旁有数人唱歌,歌云:

始皇听得这歌谣,一时不能索解,遂向里中父老询明歌中的语意,父老便据他平日所闻,约略说明。原来太原地方,有一茅盈,研究术,号为真人。他的曾祖名濛,表字初成,相传在华山中,得成仙,乘云驾龙,白日升天。这歌谣便是茅濛传播邑中,因此邑人无不成诵,随。始皇欣然:“人生得,果可成仙么?”父老不知他是当代皇帝,但答称人有心,便可生!既得生,便可成仙。始皇不禁首,遂与父老相别,返中,依着歌中末句的意思,诏称腊月为嘉平月,算作学仙的初基。复在咸东境,择地凿池,引,潴成浸,二百里,广二十里,号为兰池。池中垒石为基,筑造殿阁,取名蓬瀛,就是将蓬莱瀛洲,并括在的痴想。又选得池中大石,命工匠刻作鲸形,二百丈,充的真鲸。不到数月,便已竣工,始皇就随时往来,视此地如海上神山,聊渴望。实是呆鸟。

光易过,倏忽已到了第五日的期间,良遵老人前约,黎明即起,草草盥洗,便往原地伺候老人。偏老人先已待着,愤然作:“孺与老人约会,应该早至,为何到此时才来?汝今且回去,再过五日,早来会我!”良不敢多言,只好复归。越五日格外留心,不敢贪睡,一闻鸣,便即趋往,那知老人又已先至,仍责他迟到,再约五日后相会。这也可谓历试诸艰。良又扫兴而回。再阅五日,良终夜不寝,才过黄昏,便已月前往,差幸老人尚未到来,就伫立一旁,睁睁的望着。约历片时,老人方策杖前来,见张良已经伫候,才开颜为喜:“孺就教,理应如此!”说着,就从袖中取一书,给张良,且嘱咐:“汝读此书,将来可为王者师!”良心中大悦,再有问,老人已申嘱:“十年后当佐命兴国;十三年后,孺可至济北谷城山,如见有黄石,就算是我了。”说毕遂去。此时夜苍茫,空中虽有淡月,究不能看明字迹,良乃怀书亟返。卧了片刻,天已大明,良急读书,霍然而起,即将书展阅。书分三卷,卷首注明太公兵法,当然惊喜。他亦知太公为姜牙,熟谙韬略,为周文王师,唯所传兵法,未曾览过,此次由老人传授,叫他诵读,想必隐寓玄机。嗣是勤读不辍,把太公兵法三卷,念得烂熟。古谚有云:熟能生巧,张良既熟读此书,自然心领神会,温故生新,此后的兴汉谋划,全靠这太公兵法,来。唯圯上老人,究系何方人氏,或疑他是黄石化,非仙即怪。若编寻常小说,必且鬼话连篇,许多府,许多法术。小居今稽古,征文考献,虽未免有谈仙说怪等书,但多是托诸寓言,究难信为实事。就是圯上老人黄石公,大约为周秦时代的隐君,饱览兵书,参玄妙,只因年已衰老,不及待时,所以传授张良,俾为帝师。后来张良从汉祖过济北,果见谷城山,留一黄石,乃取归供奉,计与圯上老人相见,正阅一十三年,这安知非老人尚在,特留黄石以践前言。况老人既预知未来时事,怎见得不去置石,否则张良殁后,将黄石并葬墓,为什么不见变化呢?夹论断,扫除一切怪谈。话休叙烦。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