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北京镜鉴记
  4. 第6节

第6节(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送走陈谔,刘鉴离开酒馆,和捧灯两人缓步往柏林寺走去。这时候天已晚,街上行人稀疏,捧灯凑到刘鉴边说:“嘿嘿,这回爷就算不说,小的也知了沈万三的事儿。不过那草鞋的原委,还请爷给小的解说解说。”

捧灯不禁愤然:“姚广孝竟然使用这样邪恶的法术,始作俑者……倒不怕断绝孙!”

“唔,他原是稽疑司的人,这稽疑司又是诚意伯刘基所建,诚意伯在世的时候,姚少师就和他意见相左,现在王远华不遵少师之令,也在理之中。正邪之咱们先不去考虑,王远华如此所为,或许倒也是最简便、最有效果的办法之一。”

刘鉴摇:“这件事儿,我看姚少师未必知,八成是王远华自作聪明。”

“如果说是要活祭,就可以解释得通了。所谓活祭,简略来说,是要先对祭品施以秘法,使其戾气大增,然后用非刑将其死,再把尸行一番理,用他上的件布一个至寒至的阵。这样,就可以收相关人等的魂,用来破解咱们前面说过的那个前元风阵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刘鉴只是沉,并没有搭腔。直到回了柏林寺的寓所,捧灯掌上灯来,又帮刘鉴打了洗脚、铺了床,还为他泡了一壶清茶放在床

陈谔听刘鉴这样说,才终于放堵在的大石

刘鉴盘膝坐在床上,叫捧灯搬了把椅坐在自己面前,这才开说:“你说你已然知了沈万三的原委,其实并不尽然。王远华可没对咱们的知府大人把实话给说全喽。”

“那些老百姓的命呢,就不算数了?爷,您平日里可不是这么教导小的的。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

过了好一会儿,刘鉴才地叹了气,仿佛是自言自语地说:“《镜鉴记》里记录过一活祭之法,大违天和,难不成他王远华用的就是那邪术?!”

“你以为,我把草鞋挖回来是什么用意?我如果不这么,恐怕连咱们的知府陈大人都命难保了。”

刘鉴端起茶壶来轻嘬了一:“……关于前朝风阵的事儿,可能所言不虚,姚少师的钧令也不可能是假的。但结合这双草鞋,还有那么多人暴死的事看,恐怕没王远华说得那么轻巧。这其中有王远华自己一个大谋在。”刘鉴顿了顿话,好像是试图在心里整理一个详细的脉络来:“首先,要是关乎国运的风阵,只挖一地方应该不会那么简单地就破解掉。其次,王远华一到北京,就先审了沈万三七七四十九天,这事儿也大有可疑!”

刘鉴“嗯”了一声:“这四十九天,他一定是在布置……”

捧灯一听这话,不禁前一亮:“小的原闻其详!”

话说到这里就停住了。刘鉴坐在床上,只是低着把玩折扇,打开又合拢,合拢了又打开。捧灯看主人的神与往常大为不同——刘鉴这人无父无母,无妻无,毫无牵挂加上天想得开,平常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更不会挂在脸上,认识的人三成夸他“飘然有神仙之概”,七成骂他吊儿郎当。象今晚这样眉锁,半晌不语,这对于捧灯来说都相当陌生,所以他也不敢再多说话,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只是盯着主人的睛。

不会有什么危难的。官一会儿就给您写灵符,回去烧掉,用黄酒化开吞服,也就行了。”

刘鉴:“正是。我听说沈万三被活活打死,又听老书吏说有不少人都去糟蹋他的尸,那时候就开始怀疑了。你想,这当街对犯人行刑有哪个不是要严密防护的?如果事先宣明沈万三有叛国大罪还则罢了,一般来说,怎么可能人刚死就放任闲人上前践踏尸?”

捧灯胆怯地转望一存放草鞋的书柜。

“那爷的意思是说,这都是故意为之?可他那嘛要那么呢?”

“啊?照爷说起来,这王远华可真是胆大包天哪。”

捧灯忍不住嘴:“《易经》上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这四十九天之,莫非王远华了些什么?”

刘鉴颔首:“没错,那草鞋肯定就是活祭阵法的工之一。”

刘鉴的眉渐渐舒展开来:“你倒不必

“爷,《镜鉴记》不是早就失……”捧灯话说到一半,突然打了个哆嗦,赶缩缩脖,“活祭?可是拿活人来祭祀吗?!”

“原来如此,”捧灯刚松了一气,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来,“爷,可是您这么一来,不就破了王远华的阵法吗?他又岂能与您善罢休?”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