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一连留他住了好几天,最后还替翁买了车票,备了厚礼,亲自执手将他送上了火车。
有人曾问吴佩孚为什么要仇将恩报,他笑着说:“如果没有翁钦生在家乡时对我迫害,就不会逃亡来当兵,这一辈
也只能在蓬莱当个穷秀才,落拓一生,更不会有今天
的日
。所以,正是他的压迫才成全了我。因此我就不能再把他当作仇人了。”
之后,吴经人介绍到天津武卫军中去当带的勤务兵,正式开始了行伍生涯。后报考开平武备学堂,辍学后到陆军警察队充任正目(班
)。升任初等官(相当于排
),先后被授予准尉、少尉、中尉衔。1903年报考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测绘科,学业一年,1904年毕业后被分
到北洋督练公所参谋
工作。于是被差遣去烟台芝罘日本守田利远军事谍报机构从事谍报工作。主要负责收集俄国在中国东北驻军的军事
报。月饷50元大洋,除去吃喝开支和寄回家中以外还有不少积蓄。加上其他津贴,半年多时间吴佩孚便积蓄到300元大洋。
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暗中协助日方作战。于是,在北洋督练公所参谋任职的吴佩孚,奉命为日本人搜集俄军
报。一次,吴佩孚携带重要资料到新民屯开会,他从锦州登车前往。沿途非俄军战领地,比较安全,快抵达新民屯时,大队俄军突然
现,截住火车搜查。吴佩孚在劫难逃,有手提的
报资料为证,他被俄军以“大间谍”之名,抓到沈
俄军总
。俄军严加审讯,吴佩孚一
咬定,自己刚从军校毕业,正在搜集资料,私
行日俄战争研究,并对日俄战争发表看法。审讯没有结果,俄军司令大为光火,大笔一挥,判吴死刑。将要执行之际,哈尔滨俄军
报单位又要提审吴佩孚,吴于是由两个俄军士兵押解,乘火车转往哈尔滨。说
来可笑,俄军方居然
俄军上尉
差待遇,给吴20卢布旅费。途中,吴佩孚冷
旁观两个俄军士兵,发现他们烟瘾极大,又非常吝惜,便灵机一动,在新台
车站,用10卢布买了一大堆香烟。他并不
烟,也不请两个俄军士兵
。火车途经
石山时,因爬坡而减速,吴佩孚作手势,要上厕所。两个俄军士兵一心惦记那堆香烟,谁也不愿奉陪,挥手叫吴自己去。吴心中暗喜,从容地走过车厢,回
望去,只见两俄国兵背对着他,
上冒
团团烟雾,正在拿他的香烟大过烟瘾,吴走到车门
,拉开车门,看准一片草地,纵
,接连几个翻
,站起来,毫发无伤,再抬
一看,火车已经呼啸而去。由于这一带
通俄国货币,吴佩孚用余
的10卢布,沿途买东西吃喝,安全抵达新民屯。
这次他立了功,因敢作敢为而被北洋军阀曹锟看上,两年后当上了
带(营
)。此后积极投
军阀混战并大有“斩获”,很快晋升为团、旅、师
,不几年就拥兵数十万,被封为“孚威上将军”,盘踞于洛
,控制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还遥控北京的曹锟政府,成了实力最
的军阀。由于他会写诗、绘画,字也写得颇好,因此有“儒将”之誉,他也常以此自豪。
可是这位“儒将”却缺乏儒家所宣扬的“仁”,他为了实现个人野心,不惜“龙泉剑斩血汪洋”,对其他军阀毫不手
,对芸芸众生的命运更不屑一顾。1921年与湘军打仗时竟
令掘开蕭州的
江大堤,致使许多无辜百姓葬
鱼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为了争取自由、人权举行大罢工,他残酷地镇压,制造了著名的“二七大惨案”,为自己的历史写
了最黑的一页。
他50寿庆之时,正是权势鼎盛之日,各地的军政要人和文化名人、各国驻华使馆的武官云集洛,清废帝溥仪也派
其“摄政王”前来祝贺。连曾名震朝野的维新派首领、著名学者康有为也大拍
,献寿联云:“牧野鹰扬,百岁功勋才一半;洛
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不但表现了这个“大帅”叱咤风云的气概,还
捧他更壮观的未来。
但是这只“鹰”、“虎”的前景并不妙。此人虽然
明、狠辣,然而因逆时代
而动,终于一败涂地。
1926年6月张作霖与吴佩孚在北京会谈“合作”。为攻已占据直隶的国民军,张作霖与吴佩孚弃嫌修好,签订反冯盟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