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图之谜
  4. 第10节

第10节(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幅国宝的坎坷历程。

可我从到尾数了三遍,有一个人的题款却始终找不到。而这个人的,本该是不可或缺的。

就是这幅画的作者,张择端。

准确地说,张择端的名字在画卷上现过。但那是在一个叫张著的金朝人的题跋中提到的:“翰林张择端,字正,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向氏《评论图画记》云,《金明池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

据素的老师说,鉴定组就是凭这一认定张择端是作者,而确认为是真本的。严格来说,这手法属于循环论证。张著说作者是张择端,所以这卷画是真的;因为这卷画是真的,所以张著说的作者是对的。

作者本人在呕心沥血的作品上不留名字,却要等百年之后由一个金人说来历,这岂非咄咄怪事?

而且我之前过一功课,台北故藏有一卷《清明上河图》,是清代画院五位画家在乾隆朝临摹仿制的,其上有“翰林画史张择端呈”的题款。仿本尚且有此,真本岂会遗漏?

我把照片和放大镜都放回到桌上,朝后一靠,闭上睛,思绪万千。

说得没错,这两仅仅只是疑,还不足以盖棺定论认定《清明上河图》是假的。但这些质疑,足以掀起一阵大波澜,引起全国媒关注。只要让《清明上河图》重新公开接受鉴定,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到时候老朝奉以及他那些罪恶勾当,一定会被迫曝

这就好像警方不一定有犯罪分的确凿证据,只要寻个足够将其羁押的理由,再慢慢审真相来便是。

捺住心狂喜,万里征,终于走到最后一步了。

我重新睁开睛,从怀里拿一个小巧的傻瓜相机——这是木从日本给我寄来的——对着我挑的几张照片喀嚓喀嚓拍了几张,然后又把信封拿过来,对着上面的红戳也拍了几张。

完这一切工作后,把照片重新装回信封里,把图书馆叫来。图书馆屋说你看完啦,我说看完了。图书馆拿起信封,重新粘好扔回到书架上,冲我一伸手。我一边把两千块钱递给他一边说:“你信封里看都不看,就不担心我偷拿走两三张照片?”图书馆直勾勾地盯着我手里的新票,我微微一笑,伸手前递,他一把抢过去,这才回答说你这人我信得过。他也不避讳,当着面开始一边蘸着唾沫一边数起来。那姿势,一让我想起蘸唾沫翻书的严世藩,心想这小不会是严世藩转世吧。

图书馆把钱数完,满意地放腰包。他环顾四周,发现那杯橘还剩一半,就拿起来自己一饮而尽,末了还吧唧吧唧嘴,图书馆刚收了钱,心大好,话也多了起来:“哎,年轻人,我看你也不傻,怎么两千块钱看一照片的蠢事呢?”

“一样东西,在每个人中的价值都是不同的。”我淡淡回答。

“哪用那么复杂?我跟你说,年轻人,别被那些七八糟的思想洗了脑。不能换钱的是废,能换钱的就是好东西,能换大钱的就是大大的好东西。”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