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4.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第10节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第10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老大夫捻须微笑,“早睡早起,方是延年益寿之,小还在的时候,可不能奋了。”说完去了隔,开

曹延轩还没说话,又是一阵脚步,大丫鬟紫娟禀告“大夫到院门外了”,纪慕云忙跟着珍儿避到隔耳房,于姨娘年纪大些,又是母亲,放站到屋里一扇雕屏风后,曹延轩抖抖衣袖,扬声来吧。”

儿比媛儿还兴,兴冲冲回到正屋,缠着七太太:“娘,媛儿好了,明天我们去松鹤楼吧?”

说着,于姨娘匆匆屋去了。

“六妹可好些了?”珍儿一去就问,“还烧不烧?”

老大夫隔着帐,用一方帕垫着给媛儿把了把脉,问了几句,便说“天气炎,暑气侵,贵小怕是劳累到了。”

正低忙活,门外传来脚步,一个男人大步星踏门来,直奔床边:“怎么样了?”

了西捎间,临窗大炕摆着汤药,天青梅瓶着一大把粉白茉莉,小小的填漆床挂着官绿帐,媛儿裹着条杏红夹被,额盖着,病恹恹的模样,床边于姨娘正抹泪。

七太太被缠得没办法,便换来桂芬,“到外院去,告诉老爷一声,就说大夫说,六小需得养几天,不得门,我派了于姨娘照顾。再问问

说话间,于姨娘端着一碗新沏的桂藕粉、一叠油卷一叠红豆饼来,见了曹延轩,惊喜“七爷,您快看看,儿她的厉害。”又见女儿醒了,更是兴,端着托盘扑过去“哪里不舒服”

纪慕云轻声问“今天吃东西没有?饿着肚可撑不住。”于姨娘泪,“说没胃,我着喝了两粥。”

她是带过弟弟的,起来熟门熟路,顺手把旧帕投一投,拭媛儿脖颈和耳后,指尖轻,肌肤确实比往日一些。

老大夫的方颇为灵验,媛儿服了药,当天便退了烧,能吃粥了,于姨娘喜得只念阿弥陀佛。

七太太为难女儿:“若是我们前脚门,媛儿后脚又病了,怎么办?”珍儿早就想好了“于姨娘又不去,于姨娘会派人告诉我们的,告诉我们有什么用,我们又不是大夫,让大夫到府里好了。娘~”

于姨娘在屏风后答:“儿昨晚练琴练到二更,若不是我,还不肯睡,可不是累到了。”

第三天纪慕云跟着珍儿探病,媛儿被于姨娘在床上,百无聊赖的编络,第四天再去,大夫已经给媛儿诊过脉,说“静养即可”,媛儿脸大好,趁于姨娘不在溜床去喂鱼缸里的金鱼,一只橘黄的大猫站在树上,对着鱼缸虎视眈眈。

曹延轩拿在手里,见是黄苓、金银、柴胡、连翘之类清暑、去的药,便知媛儿没有大碍,放心来。

说到这里,媛儿忽然睁开睛,讷讷地“爹爹,女儿没病。”

便像平常一样跟上去。

儿探过去,“六妹,六妹?”

曹延轩先是一喜,又板起脸:“说什么傻话。哪里不舒服?”珍儿探过脑袋,连连问:“是不是到了?还是吃不妥当?伺候人不尽心?只告诉我,我告诉娘。”

是曹延轩。

曹延轩嗯一声,弯腰,轻轻揭开帕,手掌上媛儿额,眉一皱:“大夫上就到。”

纪慕云轻轻退到一旁。

儿迎上去,把于姨娘刚才的话重复一遍,关切地“爹爹,大夫怎么还不来?六妹弱,可不能耽搁了。”

儿双闭,像是睡着了。

儿住在于姨娘旁边,纪慕云是知的,没去过。今天一到,见这位六小的住不大,三间带耳房的正房,两侧各三间厢房。院中着一棵绿油油的常青树,树荫一架有年的木秋千,窗台摆着个玻璃鱼缸,满茉莉,一扇小小的角门通往于姨娘的院

于姨娘忙起,“昨晚就没吃饭,说是暑,没胃。夜间还好好的,今早要喝,夏竹摸她手发,忙来告诉我,我过来一瞧,可不是烧起来了。”絮絮说了半晌。

儿的大丫鬟夏竹端了绣墩,请珍儿坐在床边,又端来盛着清的铜盆。纪慕云便来帮忙,拎起盆里浸着的帕,拧儿额那条。

紫娟便带着一位须发皆白、背着药箱的大夫来。

次日便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